引用本文: 卢腾, 刘超, 董军, 陆梦, 康健, 贺西京. 施万细胞治疗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6): 705-712. doi: 10.7507/1672-2531.20150117 复制
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cord injury,TSCI)是由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相应脊髓节段受损,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常见致病暴力因素包括车祸、坠落、暴力及运动损伤等[1]。TSCI不仅使患者本人丧失自主生活的能力,且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002年,北京市TSCI发病率为60/100万[2]。2013年,美国TSCI发病率为40/100万[1],平均花费4.1~18.1万美元。对于TSCI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损伤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对损伤脊髓起到保护作用[3]。该种疗法虽能观察到一定的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效果并不理想[4]。细胞移植是目前神经损伤治疗的一大重要研究领域,细胞种类主要包括干细胞嗅鞘细胞及施万细胞。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为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纤维生存环境的稳定以及形成髓鞘等功能[5]。自体激活施万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是指人为损伤活体内的外周神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损伤神经并且进行分离培养所得到的SCs。这种处理方法可使SCs转变为活化状态。已有研究表明,与SCs相比,ASCs可表达更多量的生长相关蛋白-43,该蛋白与轴突再生之间具有重要关系[6],ASCs较SCs更多地合成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多位国内外学者已完成SCs和ASCs移植对大鼠TSCI疗效的相关研究,但尚无关于该研究内容的相关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本研究对已发表的关于SCs和ASCs移植治疗大鼠TSCI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实验(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或分配隐藏。文种限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使用打击器打击或者尖刀横断脊髓获得的大鼠TSCI模型。
1.1.3 干预措施
① 单用SCs或ASCs vs. 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② 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vs. 其他治疗方法;③ SCs vs. ASCs。
1.1.4 结局指标
采用目前对大鼠运动功能观察最常用的评价指标: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该方法是由观察者对大鼠参与活动的关节数量、运动幅度、持续时间和协调能力等给予的综合评价,能够良好地反应大鼠的运动功能[7]。安全性评价指标:大鼠死亡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实验组SCs或ASCs经过基因转染而表达某些特异因子;② 观察时间过短,小于1月(4周);③ 相关数据无法获得。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2期)、CBM、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SCs治疗大鼠TSCI的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 scale、BBB score、BBB grade、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 transection、spinal cord hemisection、Schwann cell*、rat*、transplant*、graft*。中文检索词包括大鼠、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BBB评分、TSCI、施万细胞、雪旺细胞、移植。以PubMed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1。
框 1 PubMed检索策略
#1 plasma exchange [MeSH] OR apheresis OR plasmapheresis #2 liver failure [MeSH] OR hepatic failure #3 #1 AND #2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方协助裁定。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研究题目、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和发表杂志;② 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基本信息,包括纳入例数、大鼠品种、TSCI节段;③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等;④ 用于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信息;⑤ 各研究评价的结局指标和结果。采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8, 9]。
1.4 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为效应分析统计量。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1),并结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设为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共获得176篇文献,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14个RCT[10-23]。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移植术后4周BBB评分
9个研究[12, 14, 15, 17-21, 23]报告了术后4周单用SCs或ASCs移植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31,95%CI(1.48,3.13),P<0.000 01](图 1)。2个研究[11, 16]报告了术后4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06,95%CI(0.44,1.68),P=0.000 8](图 2)。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4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4.31,95%CI(3.50,5.13),P<0.0000 1](图 3)。


2.3.2 移植术后8周BBB评分
8个研究[12, 14-21]报告了术后8周单用SCs或ASCs移植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3.93,95%CI(3.06,4.81),P<0.000 01](图 4)。3个研究[11, 13, 16]报告了术后8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2.26,95%CI(1.57,2.96),P<0.000 01](图 4)。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8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组与SCs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3.15,95%CI(-1.54,7.85),P=0.19](图 5)。


2.3.3 移植术后12周BBB评分
9个研究[10, 14, 15, 17-22]报告了术后12周单用SCs或ASCs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6.15,95%CI(4.30,8.00),P<0.000 01](图 6)。2个研究[11, 16]报告了术后8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49,95%CI(0.72,2.25),P<0.000 01](图 6)。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8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5.44,95%CI(3.99,6.89),P<0.000 01](图 7)。


2.3.4 移植术后死亡率
2个研究[15, 20]报告了SCs移植与对照组的移植术后死亡率,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4,95%CI(0.27,7.70),P=0.67]。4个研究报告了ASCs移植与对照组的移植术后死亡率,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27,2.64),P=0.77](图 8)。

3 讨论
在脊髓损伤后,脊髓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有:① 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导致其不能有效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② 损伤处脊髓空洞、胶质瘢痕的形成阻碍轴突生长的机械屏障;③ 神经元因损失而凋亡导致脊髓缺乏自我修复能力;④ 损伤处存在抑制轴突生长的相关因素[24, 25]。在脊髓损伤部位移植SCs后可观察到中枢神经元轴突沿着SCs形成的引导管进行生长,使得损伤后脊髓传导速度增加。同时,SCs的髓鞘化功能使其能够包裹新生的轴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SCs可合成分泌10余种SCs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帮助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逆行死亡[5]。ASCs与SCs对比的研究表明,ASCs具有更高的活性,可分泌大量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因子,显著改善脊髓再生抑制性微环境[26]。
本研究共纳入14个RCT,包括510只大鼠。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4、8、12周,SCs或ASCs移植能有效提高大鼠BBB评分,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随观察时间延长,SCs或ASCs移植组与对照组之间BBB评分的差距呈增大趋势,提示SCs或ASCs移植能够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这可能与SCs或ASCs在体内随时间增殖而更多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促进髓鞘形成有关[10, 13, 15]。ASCs与SCs比较的研究显示,ASCs具有更强的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ASCs具有更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在短时间内能够产生更多的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修复[15]。6个RCT报告了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死亡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此外,所有大鼠的死亡均与移植细胞本身无关,而是死于排便困难、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大鼠TSCI并发症及同类咬伤致死等。这说明施万细胞移植对于大鼠TS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部分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小,失访率较高。3个RCT[11, 18, 19]高失访的原因是观察期内将部分大鼠处死以获得新鲜脊髓组织,观察脊髓细胞形态及因子表达情况。② 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部分研究仅提及随机而未描述具体方法且所有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存在夸大疗效的可能性。③ 在3次BBB评分的Meta分析中,虽已进行亚组分析,但组内异质性仍较大。经反复阅读纳入文献的实验方法部分,笔者认为异质性可能来自于移植细胞的剂量、移植时间以及方法学异质性。④ 由于疗效评价采用了主观指标(BBB评分),测量结果时是否采用盲法对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本次Meta分析部分纳入研究未描述在测量结果时是否采用盲法,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⑤ 本研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为大鼠,受试对象并非患者,只能为临床工作提供间接证据。
综上所述,现有证据表明,施万细胞移植可以提高TSCI大鼠运动功能,其安全性可靠,并无与细胞移植相关死亡情况发生。ASCs与SCs相比具有更强的修复能力。但是,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cord injury,TSCI)是由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相应脊髓节段受损,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常见致病暴力因素包括车祸、坠落、暴力及运动损伤等[1]。TSCI不仅使患者本人丧失自主生活的能力,且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002年,北京市TSCI发病率为60/100万[2]。2013年,美国TSCI发病率为40/100万[1],平均花费4.1~18.1万美元。对于TSCI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损伤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对损伤脊髓起到保护作用[3]。该种疗法虽能观察到一定的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效果并不理想[4]。细胞移植是目前神经损伤治疗的一大重要研究领域,细胞种类主要包括干细胞嗅鞘细胞及施万细胞。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为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纤维生存环境的稳定以及形成髓鞘等功能[5]。自体激活施万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是指人为损伤活体内的外周神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损伤神经并且进行分离培养所得到的SCs。这种处理方法可使SCs转变为活化状态。已有研究表明,与SCs相比,ASCs可表达更多量的生长相关蛋白-43,该蛋白与轴突再生之间具有重要关系[6],ASCs较SCs更多地合成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多位国内外学者已完成SCs和ASCs移植对大鼠TSCI疗效的相关研究,但尚无关于该研究内容的相关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本研究对已发表的关于SCs和ASCs移植治疗大鼠TSCI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实验(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或分配隐藏。文种限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使用打击器打击或者尖刀横断脊髓获得的大鼠TSCI模型。
1.1.3 干预措施
① 单用SCs或ASCs vs. 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② 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vs. 其他治疗方法;③ SCs vs. ASCs。
1.1.4 结局指标
采用目前对大鼠运动功能观察最常用的评价指标: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该方法是由观察者对大鼠参与活动的关节数量、运动幅度、持续时间和协调能力等给予的综合评价,能够良好地反应大鼠的运动功能[7]。安全性评价指标:大鼠死亡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实验组SCs或ASCs经过基因转染而表达某些特异因子;② 观察时间过短,小于1月(4周);③ 相关数据无法获得。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2期)、CBM、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SCs治疗大鼠TSCI的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 scale、BBB score、BBB grade、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 transection、spinal cord hemisection、Schwann cell*、rat*、transplant*、graft*。中文检索词包括大鼠、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BBB评分、TSCI、施万细胞、雪旺细胞、移植。以PubMed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1。
框 1 PubMed检索策略
#1 plasma exchange [MeSH] OR apheresis OR plasmapheresis #2 liver failure [MeSH] OR hepatic failure #3 #1 AND #2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方协助裁定。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研究题目、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和发表杂志;② 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基本信息,包括纳入例数、大鼠品种、TSCI节段;③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等;④ 用于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信息;⑤ 各研究评价的结局指标和结果。采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8, 9]。
1.4 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为效应分析统计量。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1),并结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设为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共获得176篇文献,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14个RCT[10-23]。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移植术后4周BBB评分
9个研究[12, 14, 15, 17-21, 23]报告了术后4周单用SCs或ASCs移植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31,95%CI(1.48,3.13),P<0.000 01](图 1)。2个研究[11, 16]报告了术后4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06,95%CI(0.44,1.68),P=0.000 8](图 2)。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4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4.31,95%CI(3.50,5.13),P<0.0000 1](图 3)。


2.3.2 移植术后8周BBB评分
8个研究[12, 14-21]报告了术后8周单用SCs或ASCs移植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3.93,95%CI(3.06,4.81),P<0.000 01](图 4)。3个研究[11, 13, 16]报告了术后8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2.26,95%CI(1.57,2.96),P<0.000 01](图 4)。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8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组与SCs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3.15,95%CI(-1.54,7.85),P=0.19](图 5)。


2.3.3 移植术后12周BBB评分
9个研究[10, 14, 15, 17-22]报告了术后12周单用SCs或ASCs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液等)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SCs或ASCs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6.15,95%CI(4.30,8.00),P<0.000 01](图 6)。2个研究[11, 16]报告了术后8周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与单用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s或ASCs联合其他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49,95%CI(0.72,2.25),P<0.000 01](图 6)。2个研究[15, 21]报告了术后8周SCs与ASCs比较治疗TSCI的BBB评分,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ASC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5.44,95%CI(3.99,6.89),P<0.000 01](图 7)。


2.3.4 移植术后死亡率
2个研究[15, 20]报告了SCs移植与对照组的移植术后死亡率,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4,95%CI(0.27,7.70),P=0.67]。4个研究报告了ASCs移植与对照组的移植术后死亡率,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27,2.64),P=0.77](图 8)。

3 讨论
在脊髓损伤后,脊髓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有:① 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导致其不能有效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② 损伤处脊髓空洞、胶质瘢痕的形成阻碍轴突生长的机械屏障;③ 神经元因损失而凋亡导致脊髓缺乏自我修复能力;④ 损伤处存在抑制轴突生长的相关因素[24, 25]。在脊髓损伤部位移植SCs后可观察到中枢神经元轴突沿着SCs形成的引导管进行生长,使得损伤后脊髓传导速度增加。同时,SCs的髓鞘化功能使其能够包裹新生的轴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SCs可合成分泌10余种SCs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帮助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逆行死亡[5]。ASCs与SCs对比的研究表明,ASCs具有更高的活性,可分泌大量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因子,显著改善脊髓再生抑制性微环境[26]。
本研究共纳入14个RCT,包括510只大鼠。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4、8、12周,SCs或ASCs移植能有效提高大鼠BBB评分,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随观察时间延长,SCs或ASCs移植组与对照组之间BBB评分的差距呈增大趋势,提示SCs或ASCs移植能够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这可能与SCs或ASCs在体内随时间增殖而更多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促进髓鞘形成有关[10, 13, 15]。ASCs与SCs比较的研究显示,ASCs具有更强的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ASCs具有更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在短时间内能够产生更多的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修复[15]。6个RCT报告了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死亡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此外,所有大鼠的死亡均与移植细胞本身无关,而是死于排便困难、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大鼠TSCI并发症及同类咬伤致死等。这说明施万细胞移植对于大鼠TS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部分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小,失访率较高。3个RCT[11, 18, 19]高失访的原因是观察期内将部分大鼠处死以获得新鲜脊髓组织,观察脊髓细胞形态及因子表达情况。② 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部分研究仅提及随机而未描述具体方法且所有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存在夸大疗效的可能性。③ 在3次BBB评分的Meta分析中,虽已进行亚组分析,但组内异质性仍较大。经反复阅读纳入文献的实验方法部分,笔者认为异质性可能来自于移植细胞的剂量、移植时间以及方法学异质性。④ 由于疗效评价采用了主观指标(BBB评分),测量结果时是否采用盲法对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本次Meta分析部分纳入研究未描述在测量结果时是否采用盲法,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⑤ 本研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为大鼠,受试对象并非患者,只能为临床工作提供间接证据。
综上所述,现有证据表明,施万细胞移植可以提高TSCI大鼠运动功能,其安全性可靠,并无与细胞移植相关死亡情况发生。ASCs与SCs相比具有更强的修复能力。但是,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