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浩, 张滨. 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7): 793-796. doi: 10.7507/1672-2531.20150136 复制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关注的社会学问题之一,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4.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1-3]。老年人群(≥60岁)的健康状况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种疾病也逐渐增多。有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医疗费用占一生医疗总费用的70%左右。故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非常必要,特别是对老年住院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日常生活能力(ADL)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4]。有研究表明,生活不能自理有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群心理负担重,死亡风险高[5, 6]。为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ADL量表问卷调查形式,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375名≥60岁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影响ADL受损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纳入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老年科住院,年龄≥60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7],住院时间超过30天已确诊的轻中度(除去瘫痪、重大突发疾病等)老年疾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以符合入组标准老年住院患者的床位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录入电脑;选取随机数字,随机抽取380位老年住院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身体健康状况及ADL评估量表。ADL评估量表包括进食、转移、修饰、上厕所、洗澡、行走(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共10项日常生活事件评价项目。按国际标准评分标准[8, 9]:自己完全可以做到为10分;有些困难为8分;需要帮助为5分;自己完全不能自理为0分。总分100分为ADL完全自理 ;61~99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41~60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中度功能障碍,需要较大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
以自愿接受问卷调查为基本原则,因任何理由拒绝者均不予调查。在该院医生的帮助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入病房调查。本次研究的质量控制:调查人员事先进行统一培训,确保调查人员对问卷完全熟悉;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以完善问卷和掌握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由两位调查人员分别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纳入老年住院患者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80份,剔除年龄<60岁及填写不完整的5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375位老年住院患者中,男性219人,女性156人;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98岁,平均年龄83岁;男性平均年龄78岁,女性平均年龄88岁;离婚及丧偶195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4人,高中及中专96人,初中及以下225人。职业:工人69人,干部、教师219人,农民36人,无业及其他51人。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 1。


2.2 行为生活方式
老年住院患者有吸烟和饮酒史的分别占12.20%和18.50%;74.30%的老年住院患者喜食咸辣;79.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各种不同的户外或室内活动和运动,但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
2.3 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住院患者的ADL受损率
结果见表 2。375名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女性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率为59.60%,男性为75.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9,P=0.001)。各年龄段老年住院患者的ADL受损率:60~69岁为95.40%,70~79岁为91.40%,80~89岁为87.20%,≥90岁为98.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P=0.036)。
2.4 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ADL为因变量(正常=0,受损=1),取性别(男=1,女=2)、年龄(60~69岁=1,70~79岁=2,80~89岁=3,≥90岁=4)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老年住院患者ADL损害的危险因素(表 3)。

2.5 ADL量表评分
10个ADL评价项目中,上下楼梯困难所占比例最高,占68.80%;大便控制困难者所占比例最小,占25.60%。老年住院患者ADL下降占比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上下楼梯、洗澡、转移,结果见表 4。

3 讨论
ADL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生活能力,前者是反映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做家务、买东西、记账、算账等,这一功能丧失后则不能很好地进行社会层面生活,活动区域严重受限为家庭区域范围内;后者包含了作为一个正常老年人日常生活必须完成的一些基本活动,如上厕所、洗澡、吃饭、穿衣等,如果丧失了这些功能就等于失去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是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独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0]。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住院患者有吸烟或饮酒史者分别占12.20%和18.50%;74.30%的老年住院患者喜食咸辣,79.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各种不同的户外或室内运动,但时间均不超过半小时。调查结果反映出老年住院患者尚未充分认识到酗酒、吸烟和缺乏户外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提示我们应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老年人运动的方式方法和时间长短问题进行健康教育,让老年住院患者认识到自身保健是减少疾病、增强抵抗力、保持健康的关键。
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反映出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老年住院患者因为年龄和疾病的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下降趋势,不仅自身生命质量降低,对亲人也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0, 11]。
老年住院患者ADL完全自理能力较低,且男性完全独立自理率低于女性;ADL具备完全的独立自理能力者男性为24.10%,女性为31.40%;男性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率明显高于女性(75.90% vs. 59.60%,P=0.001),可能与女性平时做家务多,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跳舞等有关。而本研究发现的各年龄段ADL受损率在单因素分析时有统计学差异,而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也发现年龄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与其他研究[12-14]结果相似。
老年住院患者ADL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疾病、丧偶、经济条件、年龄等。本次调查发现,ADL受损在不同性别、年龄段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自理能力要高于男性,与其他研究结果[15-17]一致。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老年住院患者ADL下降排名前3位为上下楼梯、洗澡、转移,年龄是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专门照料,通过他人的帮助,保障老年住院患者正常生活;因而老年住院患者应有针对性地配备专门人员,男性老年住院患者应加强管理和照顾,时刻注意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进一步提升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的困难,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生命质量。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关注的社会学问题之一,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4.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1-3]。老年人群(≥60岁)的健康状况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种疾病也逐渐增多。有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医疗费用占一生医疗总费用的70%左右。故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非常必要,特别是对老年住院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日常生活能力(ADL)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4]。有研究表明,生活不能自理有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群心理负担重,死亡风险高[5, 6]。为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ADL量表问卷调查形式,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375名≥60岁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影响ADL受损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纳入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老年科住院,年龄≥60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7],住院时间超过30天已确诊的轻中度(除去瘫痪、重大突发疾病等)老年疾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以符合入组标准老年住院患者的床位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录入电脑;选取随机数字,随机抽取380位老年住院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身体健康状况及ADL评估量表。ADL评估量表包括进食、转移、修饰、上厕所、洗澡、行走(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共10项日常生活事件评价项目。按国际标准评分标准[8, 9]:自己完全可以做到为10分;有些困难为8分;需要帮助为5分;自己完全不能自理为0分。总分100分为ADL完全自理 ;61~99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41~60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中度功能障碍,需要较大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为有日常生活能力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
以自愿接受问卷调查为基本原则,因任何理由拒绝者均不予调查。在该院医生的帮助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入病房调查。本次研究的质量控制:调查人员事先进行统一培训,确保调查人员对问卷完全熟悉;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以完善问卷和掌握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由两位调查人员分别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纳入老年住院患者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80份,剔除年龄<60岁及填写不完整的5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375位老年住院患者中,男性219人,女性156人;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98岁,平均年龄83岁;男性平均年龄78岁,女性平均年龄88岁;离婚及丧偶195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4人,高中及中专96人,初中及以下225人。职业:工人69人,干部、教师219人,农民36人,无业及其他51人。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 1。


2.2 行为生活方式
老年住院患者有吸烟和饮酒史的分别占12.20%和18.50%;74.30%的老年住院患者喜食咸辣;79.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各种不同的户外或室内活动和运动,但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
2.3 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住院患者的ADL受损率
结果见表 2。375名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女性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率为59.60%,男性为75.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9,P=0.001)。各年龄段老年住院患者的ADL受损率:60~69岁为95.40%,70~79岁为91.40%,80~89岁为87.20%,≥90岁为98.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P=0.036)。
2.4 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ADL为因变量(正常=0,受损=1),取性别(男=1,女=2)、年龄(60~69岁=1,70~79岁=2,80~89岁=3,≥90岁=4)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老年住院患者ADL损害的危险因素(表 3)。

2.5 ADL量表评分
10个ADL评价项目中,上下楼梯困难所占比例最高,占68.80%;大便控制困难者所占比例最小,占25.60%。老年住院患者ADL下降占比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上下楼梯、洗澡、转移,结果见表 4。

3 讨论
ADL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生活能力,前者是反映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做家务、买东西、记账、算账等,这一功能丧失后则不能很好地进行社会层面生活,活动区域严重受限为家庭区域范围内;后者包含了作为一个正常老年人日常生活必须完成的一些基本活动,如上厕所、洗澡、吃饭、穿衣等,如果丧失了这些功能就等于失去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是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独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0]。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住院患者有吸烟或饮酒史者分别占12.20%和18.50%;74.30%的老年住院患者喜食咸辣,79.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各种不同的户外或室内运动,但时间均不超过半小时。调查结果反映出老年住院患者尚未充分认识到酗酒、吸烟和缺乏户外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提示我们应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老年人运动的方式方法和时间长短问题进行健康教育,让老年住院患者认识到自身保健是减少疾病、增强抵抗力、保持健康的关键。
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反映出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老年住院患者因为年龄和疾病的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下降趋势,不仅自身生命质量降低,对亲人也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0, 11]。
老年住院患者ADL完全自理能力较低,且男性完全独立自理率低于女性;ADL具备完全的独立自理能力者男性为24.10%,女性为31.40%;男性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率明显高于女性(75.90% vs. 59.60%,P=0.001),可能与女性平时做家务多,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跳舞等有关。而本研究发现的各年龄段ADL受损率在单因素分析时有统计学差异,而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也发现年龄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与其他研究[12-14]结果相似。
老年住院患者ADL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疾病、丧偶、经济条件、年龄等。本次调查发现,ADL受损在不同性别、年龄段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自理能力要高于男性,与其他研究结果[15-17]一致。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老年住院患者ADL下降排名前3位为上下楼梯、洗澡、转移,年龄是老年住院患者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专门照料,通过他人的帮助,保障老年住院患者正常生活;因而老年住院患者应有针对性地配备专门人员,男性老年住院患者应加强管理和照顾,时刻注意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进一步提升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的困难,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