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玲, 王梦书, 周奇. 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价值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2): 213-220. doi: 10.7507/1672-2531.201611013 复制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儿童和老年人为好发人群[1]。由于骨折部位出血,周围组织损伤,骨折术后较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常导致损伤部位及关节粘连、挛缩,甚至强直,造成肢体功能障碍[2],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尺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损伤[3],主要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 3 cm 以内的骨折,多发于 5~12 岁的青少年儿童,由于其先天骺线部位骨强度较弱,容易发生骨折[4]。尺桡骨远端骨折分为桡骨远端骨折和尺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 17%[5],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 5%,占桡骨远端骨折的 25%[6]。尺骨远端骨折多合并桡骨远端骨折,加上前臂旋转因素,手法复位与固定都比较困难[7]。研究显示,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主要为关节外骨折,如干骺段骨折、骨骺骨折等[8, 9],而成年人尺桡骨远端骨折更多涉及关节面[10, 11]。X 线作为骨折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金标准,深受临床医生青睐,但由于其辐射作用大,尤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在儿童中并不建议多次使用,研究显示儿童在辐射中暴露的最大次数是 4 次,超过 4 次以上辐射将会变为危险因素[12-16]。超声作为简单方便、无辐射的辅助检查方法,自 19 世纪末期推广开始,在野战、自然灾害等复杂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基层一线部队提供了方便携带、无放射性损伤、可在基本战斗单位列装的小型战场一线诊疗设备[17]。其主要特点是探查简单舒适[18-21],可减轻疼痛感[22, 23],同时也可以附带探测骨骼肌肉系统[24-26]。目前,超声是否应作为前臂远端骨折的首要筛查诊断工具仍处于研究阶段[22, 27-30],有研究认为,超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较实用,如临床表现无畸形的骨折、不愿接受 X 线检查或孕妇等需要尽量避免 X 线检查的患者以及突发性重大事件。由于超声诊断骨折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该类研究具有较高的创新性[31-36]。本系统评价旨在以 X 线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医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研究 超声与 X 线比较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或疑似前臂远端骨折的前瞻性诊断试验,语种包括中文和英文。
1.1.2 研究对象 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无论是否进行了手术。
1.1.3 诊断方法 待检测方法为超声诊断,以 X 线检查为金标准。
1.1.4 结局指标 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和 SROC 曲线下面积(AUC)。
1.1.5 排除标准 会议摘要;重复发表的文献;数据不全的文献;无法提取数据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 年 7 期)、CNKI、CBM、WanFang Data 数据库,查找超声与金标准(X 线)比较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6 年 8 月 1 日。采用自由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 forearm injuries、wrist injuries、ulna fracture、radius fracture*、wrist fracture*、forearm fracture*、fractura radius、ulna distal fracture*、distal radius、colles fracture、ultrasonography、ultrasound、echography、ultrasonics、ultrasonic diagnosis、ultrasonic echo、ultrasonic examination、ultrasonic scanning。中文检索词包括超声、B 超、彩超、多普勒、colles 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前臂骨折、克雷氏骨折、前臂远端骨折。以 PubMed 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四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初筛,再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复筛,然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方解决。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基本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纳入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检查者是否受过训练、检查位置、检查部位分开或者看作一个整体、真阳性(TP)、假阳性(FP)、假阴性(FN)和真阴性(TN)。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 QUADAS-2 工具[37]进行评价,QUADAS-2 工具由偏倚评价和适用性两部分组成。偏倚评价包括四个领域,分别为病例的选择、待评价试验、金标准、病例流程和进展情况;适用性包括三个领域,分别为病例的选择、待评价试验、金标准,所有领域的评价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不清楚。偏倚风险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并交叉核对,如遇到分歧由两者讨论解决或寻求第三方帮助。
1.5 统计分析
首先绘制 ROC 平面图,判断是否呈“肩壁状”分布,并且计算 Spearman 相关系数,以分析有无阈值效应所致异质性。若无阈值效应,则计算合并的 SEN、SPE、+LR、–LR。合并分析前,运用 χ2 检验分析各研究结果间的统计学异质性。当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并采用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的来源;当各研究结果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采用 Meta-Disc1.4 软件计算合并的 SEN、SPE、+LR、–LR 以及 DOR,绘制 S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Meta 分析的检验水准为 α=0.05。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共获得文献 1 385 篇,经过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 16 个研究[8, 23, 30, 38-50]。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见表 1。16 个研究共包括 1 182 例患者 631 个骨折,患者年龄分布在 0~88 岁,多数研究对象为儿童。13 个研究可直接获取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TP、FP、FN、TN 数据,其余 3 个研究分开来描述桡骨远端骨折和尺骨骨折的 TP、FP、FN、TN 数据。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结果见表 2。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异质性检验 ROC 平面图不呈现“肩臂状”分布,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提示相关系数为 0.202,P=0.454,提示不存在阈值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存在明显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Sen合并=0.95[95%CI(0.94,0.97)]、Spe合并=0.92[95%CI(0.89,0.94)]、+LR合并=9.98[95%CI(5.20,19.15)]、–LR合并=0.07[95%CI(0.04,0.13)]、DOR 为 187.94[95%CI(65.67,537.84)]。操作部位详见图 2。SROC 曲线见图 3,Sen合并 和 Spe合并 结果见图 4 和图 5。




2.4.2 亚组分析 ① 探查位置:纳入的 16 个研究中,7 个研究[23, 30, 39, 41, 42, 46, 48]报告使用了探查位置 4,Meta 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0.96[95%CI(0.86,0.99)]、Spe合并=0.90[95%CI(0.81,0.95)];7 个研究[8, 38, 40, 43, 44, 49, 50]报告使用了探查位置 6,Meta 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0.98[95%CI(0.96,0.99)],Sen合并=0.98[95%CI(0.96,0.99)]。结果提示位置 6 的诊断特异度、+LR 以及 DOR 明显高于位置 4。② 桡骨骨折 vs. 尺骨骨折:纳入的 16 个研究中,7 个研究[8, 39-41, 46-48]报告了单独探查桡骨和尺骨骨折的数据,Meta 分析结果显示:探查桡骨的 Sen合并=0.99 [95%CI(0.93,1.00)],Spe合并=0.93[95%CI(0.83,0.98)],探查尺骨的 Sen合并=0.86[95%CI(0.75,0.93)] ,Spe合并=1.00[95%CI(0.95–1.00)]。该结果提示超声诊断桡骨骨折敏感度比诊断尺骨骨折高,但是特异度较低。③ 其他亚组分析:按照探查频率、年龄、探查者是否受过培训、骨折率等进行了亚组分析,其结果均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 3。

3 讨论
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骨折的 30%左右[51],目前诊断方法有 X 线、CT、超声以及 MRI,其中 X 线为最主要的诊断方法,CT 以及 MRI 多用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而超声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诊断方法,以其辐射作用小,操作过程简单,无创检查,便于携带,适用于急诊出诊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纳入 16 个前瞻性诊断研究,比较了超声对比 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性,Meta 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Sen合并、Spe合并 分别为 95%、92%,说明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低;+LR合并 为 9.98,提示诊断结果为阳性时,有较大可能性确诊为尺桡骨远端骨折;–LR合并 为 0.07,提示诊断结果为阴性时,有较大可能确诊为非骨折;AUC 为 0.976 4,表明该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较高,这与之前发表的一篇系统评价结果基本一致[52]。纳入的研究中,5 个研究[30, 39, 40, 46, 49]提示骨折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敏感度为 100%,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选择性偏倚、样本量过小或者成像造成的偏倚;11 个研究[8, 23, 30, 39, 40, 43, 44, 46, 48-50]报告了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超声诊断或复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 和 Spe合并 分别为 98% 和 96%,提示超声诊断儿童尺桡骨骨折的准确性更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儿童骨骼发育尚不完全有关;3 个研究[38, 42, 47]报告了成人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超声诊断,由于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同时成年人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骨折大多数发生在关节腔内,容易出现误诊[53],所以临床医师运用超声诊断成年人尺桡骨远端骨折时,需要对骨折进行多角度观察,给出临床诊断时需要非常谨慎。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准确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未对超声诊断者实施盲法,尽管部分纳入研究对 X 线的诊断结果进行了保密,但患者临床资料等并未实施盲法,可能存在易感性偏倚;② 本研究虽然进行了广泛检索,但由于语言限制,排除了 1 篇德语文献[53],所以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和语言偏倚;③ 纳入研究的病例选择标准多数不清楚,提示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④ 纳入研究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只报告了骨皮质的破坏,而有的则报告了血肿程度和软组织的改变,这也是产生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其推广仍然有很多阻扰因素。首先,患者一旦行石膏固定后,超声便不能探测复位情况,而 X 线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其次,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可以储存患者的骨折成像图,可使不同的人不同地点查阅成像资料,而超声则不具备此功能。然而,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依旧有小剂量的辐射(大约 0.16 μSv)[54],我们应该确保青少年在诊断过程中受到最小危害同时获得最好的诊断[55],考虑到这一点,超声在诊断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时优于X线。另外,超声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22, 23],乳化剂可以给患者清凉的感觉,同时超声诊断时可最大程度避免患者肢体的移动,而 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则需要患者较大幅度的移动肢体,以便更好地成像。骨折康复随访时,超声在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结痂、骨折愈合显像方面要早于 X 线;同时,超声引导闭合性骨折复位中骨的排列有较好的效果[56-60]。
综上所述,超声是一种较好的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儿童和老年人为好发人群[1]。由于骨折部位出血,周围组织损伤,骨折术后较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常导致损伤部位及关节粘连、挛缩,甚至强直,造成肢体功能障碍[2],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尺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损伤[3],主要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 3 cm 以内的骨折,多发于 5~12 岁的青少年儿童,由于其先天骺线部位骨强度较弱,容易发生骨折[4]。尺桡骨远端骨折分为桡骨远端骨折和尺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 17%[5],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 5%,占桡骨远端骨折的 25%[6]。尺骨远端骨折多合并桡骨远端骨折,加上前臂旋转因素,手法复位与固定都比较困难[7]。研究显示,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主要为关节外骨折,如干骺段骨折、骨骺骨折等[8, 9],而成年人尺桡骨远端骨折更多涉及关节面[10, 11]。X 线作为骨折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金标准,深受临床医生青睐,但由于其辐射作用大,尤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在儿童中并不建议多次使用,研究显示儿童在辐射中暴露的最大次数是 4 次,超过 4 次以上辐射将会变为危险因素[12-16]。超声作为简单方便、无辐射的辅助检查方法,自 19 世纪末期推广开始,在野战、自然灾害等复杂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基层一线部队提供了方便携带、无放射性损伤、可在基本战斗单位列装的小型战场一线诊疗设备[17]。其主要特点是探查简单舒适[18-21],可减轻疼痛感[22, 23],同时也可以附带探测骨骼肌肉系统[24-26]。目前,超声是否应作为前臂远端骨折的首要筛查诊断工具仍处于研究阶段[22, 27-30],有研究认为,超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较实用,如临床表现无畸形的骨折、不愿接受 X 线检查或孕妇等需要尽量避免 X 线检查的患者以及突发性重大事件。由于超声诊断骨折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该类研究具有较高的创新性[31-36]。本系统评价旨在以 X 线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医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研究 超声与 X 线比较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或疑似前臂远端骨折的前瞻性诊断试验,语种包括中文和英文。
1.1.2 研究对象 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无论是否进行了手术。
1.1.3 诊断方法 待检测方法为超声诊断,以 X 线检查为金标准。
1.1.4 结局指标 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和 SROC 曲线下面积(AUC)。
1.1.5 排除标准 会议摘要;重复发表的文献;数据不全的文献;无法提取数据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 年 7 期)、CNKI、CBM、WanFang Data 数据库,查找超声与金标准(X 线)比较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6 年 8 月 1 日。采用自由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 forearm injuries、wrist injuries、ulna fracture、radius fracture*、wrist fracture*、forearm fracture*、fractura radius、ulna distal fracture*、distal radius、colles fracture、ultrasonography、ultrasound、echography、ultrasonics、ultrasonic diagnosis、ultrasonic echo、ultrasonic examination、ultrasonic scanning。中文检索词包括超声、B 超、彩超、多普勒、colles 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前臂骨折、克雷氏骨折、前臂远端骨折。以 PubMed 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四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初筛,再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复筛,然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方解决。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基本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纳入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检查者是否受过训练、检查位置、检查部位分开或者看作一个整体、真阳性(TP)、假阳性(FP)、假阴性(FN)和真阴性(TN)。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 QUADAS-2 工具[37]进行评价,QUADAS-2 工具由偏倚评价和适用性两部分组成。偏倚评价包括四个领域,分别为病例的选择、待评价试验、金标准、病例流程和进展情况;适用性包括三个领域,分别为病例的选择、待评价试验、金标准,所有领域的评价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不清楚。偏倚风险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并交叉核对,如遇到分歧由两者讨论解决或寻求第三方帮助。
1.5 统计分析
首先绘制 ROC 平面图,判断是否呈“肩壁状”分布,并且计算 Spearman 相关系数,以分析有无阈值效应所致异质性。若无阈值效应,则计算合并的 SEN、SPE、+LR、–LR。合并分析前,运用 χ2 检验分析各研究结果间的统计学异质性。当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并采用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的来源;当各研究结果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采用 Meta-Disc1.4 软件计算合并的 SEN、SPE、+LR、–LR 以及 DOR,绘制 S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Meta 分析的检验水准为 α=0.05。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共获得文献 1 385 篇,经过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 16 个研究[8, 23, 30, 38-50]。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见表 1。16 个研究共包括 1 182 例患者 631 个骨折,患者年龄分布在 0~88 岁,多数研究对象为儿童。13 个研究可直接获取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TP、FP、FN、TN 数据,其余 3 个研究分开来描述桡骨远端骨折和尺骨骨折的 TP、FP、FN、TN 数据。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结果见表 2。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异质性检验 ROC 平面图不呈现“肩臂状”分布,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提示相关系数为 0.202,P=0.454,提示不存在阈值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存在明显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Sen合并=0.95[95%CI(0.94,0.97)]、Spe合并=0.92[95%CI(0.89,0.94)]、+LR合并=9.98[95%CI(5.20,19.15)]、–LR合并=0.07[95%CI(0.04,0.13)]、DOR 为 187.94[95%CI(65.67,537.84)]。操作部位详见图 2。SROC 曲线见图 3,Sen合并 和 Spe合并 结果见图 4 和图 5。




2.4.2 亚组分析 ① 探查位置:纳入的 16 个研究中,7 个研究[23, 30, 39, 41, 42, 46, 48]报告使用了探查位置 4,Meta 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0.96[95%CI(0.86,0.99)]、Spe合并=0.90[95%CI(0.81,0.95)];7 个研究[8, 38, 40, 43, 44, 49, 50]报告使用了探查位置 6,Meta 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0.98[95%CI(0.96,0.99)],Sen合并=0.98[95%CI(0.96,0.99)]。结果提示位置 6 的诊断特异度、+LR 以及 DOR 明显高于位置 4。② 桡骨骨折 vs. 尺骨骨折:纳入的 16 个研究中,7 个研究[8, 39-41, 46-48]报告了单独探查桡骨和尺骨骨折的数据,Meta 分析结果显示:探查桡骨的 Sen合并=0.99 [95%CI(0.93,1.00)],Spe合并=0.93[95%CI(0.83,0.98)],探查尺骨的 Sen合并=0.86[95%CI(0.75,0.93)] ,Spe合并=1.00[95%CI(0.95–1.00)]。该结果提示超声诊断桡骨骨折敏感度比诊断尺骨骨折高,但是特异度较低。③ 其他亚组分析:按照探查频率、年龄、探查者是否受过培训、骨折率等进行了亚组分析,其结果均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 3。

3 讨论
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骨折的 30%左右[51],目前诊断方法有 X 线、CT、超声以及 MRI,其中 X 线为最主要的诊断方法,CT 以及 MRI 多用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而超声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诊断方法,以其辐射作用小,操作过程简单,无创检查,便于携带,适用于急诊出诊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纳入 16 个前瞻性诊断研究,比较了超声对比 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性,Meta 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 Sen合并、Spe合并 分别为 95%、92%,说明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低;+LR合并 为 9.98,提示诊断结果为阳性时,有较大可能性确诊为尺桡骨远端骨折;–LR合并 为 0.07,提示诊断结果为阴性时,有较大可能确诊为非骨折;AUC 为 0.976 4,表明该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较高,这与之前发表的一篇系统评价结果基本一致[52]。纳入的研究中,5 个研究[30, 39, 40, 46, 49]提示骨折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敏感度为 100%,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选择性偏倚、样本量过小或者成像造成的偏倚;11 个研究[8, 23, 30, 39, 40, 43, 44, 46, 48-50]报告了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超声诊断或复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 和 Spe合并 分别为 98% 和 96%,提示超声诊断儿童尺桡骨骨折的准确性更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儿童骨骼发育尚不完全有关;3 个研究[38, 42, 47]报告了成人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超声诊断,由于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同时成年人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骨折大多数发生在关节腔内,容易出现误诊[53],所以临床医师运用超声诊断成年人尺桡骨远端骨折时,需要对骨折进行多角度观察,给出临床诊断时需要非常谨慎。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准确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未对超声诊断者实施盲法,尽管部分纳入研究对 X 线的诊断结果进行了保密,但患者临床资料等并未实施盲法,可能存在易感性偏倚;② 本研究虽然进行了广泛检索,但由于语言限制,排除了 1 篇德语文献[53],所以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和语言偏倚;③ 纳入研究的病例选择标准多数不清楚,提示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④ 纳入研究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只报告了骨皮质的破坏,而有的则报告了血肿程度和软组织的改变,这也是产生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超声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其推广仍然有很多阻扰因素。首先,患者一旦行石膏固定后,超声便不能探测复位情况,而 X 线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其次,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可以储存患者的骨折成像图,可使不同的人不同地点查阅成像资料,而超声则不具备此功能。然而,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依旧有小剂量的辐射(大约 0.16 μSv)[54],我们应该确保青少年在诊断过程中受到最小危害同时获得最好的诊断[55],考虑到这一点,超声在诊断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时优于X线。另外,超声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22, 23],乳化剂可以给患者清凉的感觉,同时超声诊断时可最大程度避免患者肢体的移动,而 X 线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时,则需要患者较大幅度的移动肢体,以便更好地成像。骨折康复随访时,超声在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结痂、骨折愈合显像方面要早于 X 线;同时,超声引导闭合性骨折复位中骨的排列有较好的效果[56-60]。
综上所述,超声是一种较好的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