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索中英双语教学查房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前景。 方法  选取 2015~2016 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见习、实习的五年制、八年制学生和参加轮转培训的住院医生共 90 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双语教学查房,并按见习、实习和住院医生分 3 组进行问卷调查。任课教师也对他们的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打分。 结果  3 组人员均能够接受双语教学查房的教学形式,并愿意参与其中,但他们所能认可的英语水平和能够接受预习的时间不同。3 组人员英语四级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英语六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在预习时间、复习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程度、价值度、推广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1)。不同授课教师在同一对象的自我评价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开展双语教学查房具有可行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根据不同人群的英语水平进行协调,同时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用本文: 吴洲鹏, 赵纪春, 曾国军. 中英双语教学查房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6): 640-643. doi: 10.7507/1672-2531.201612099 复制

  • 上一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 944 例健康体检女性 HPV 感染情况分析
  • 下一篇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价值的 Met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