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关旭静, 唐雪峰, 金必辉, 王梅引, 梅榕, 蒋秀文, 桑振修, 吴先萍. 2015~2016 年四川省高血压患者接受基层健康管理服务情况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5): 517-521. doi: 10.7507/1672-2531.201701014 复制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慢性病之一[1]。2009 年我国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高血压患者列为重点人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四川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规范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6]。本研究对 2015~2016 年四川省基层机构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从四川省的 21 个市(州)中抽取各市市级绩效考核分数居中位的 1 个县/区,每县/区再抽取县级绩效考核分数居中位的 1 个乡镇卫生院和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各基层机构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以档案号排序,等距离抽取 10 份,确保至少有 5 名患者受访。
1.2 调查方法
1.2.1 健康管理基本情况 通过查阅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现场核查基层机构实际在管的高血压患者总人数。
1.2.2 判断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唐雪峰等[6]的研究。
1.3 评价方法与指标
健康管理率、健康档案信息准确性、服务规范性和血压达标等指标均同唐雪峰等[6]的研究。
1.4 统计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描述性分析和 χ2 检验对 2015~2016 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率、档案信息准确性,服务规范性及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检验水准设为 α=0.05。
2 结果
2.1 纳入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
2015~2016 年共调查基层机构 84 家,共抽查 840 份高血压患者档案,其中受访且调查表完成合格的 442 份,受访后判定为健康档案信息准确且开展了随访服务的共有 378 份。详见表 1。

2.2 健康管理率
2015~2016 年调查的基层机构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由 42.09% 下降到 40.3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3,P<0.05)。详见表 2。

2.3 档案信息准确性
2015~2016 年核查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信息准确率由 84.29% 上升到 88.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16)。其中,受访对象是患者本人(χ2=19.41,P<0.05)和患者是否接受随访(χ2=7.98,P<0.05)这两个信息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

2.4 服务规范性
2015~2016 年分别对档案信息准确的高血压患者核查其接受服务情况,服务规范率由 69.49% 上升为 7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57)。其中,体检是否规范这个服务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2)。详见表 4。

2.5 血压控制情况
2015~2016 年档案记录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由 82.66%(143/173)上升至 85.37%(175/2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8)。2015~2016 年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 272 人中,档案记录血压控制达标的有 244 人,血压控制率为 89.71%;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不规范的 101人中,档案记录血压控制达标的有 74 人,血压控制率为 69.81%。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3,P<0.05),提示服务规范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3 讨论
2015~2016 年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较项目实施初期已有较大提升[5, 6],基本达到国家要求[7-9],但与高血压管理率达 70% 的目标差距较大。2016 年的健康管理率较 2015 年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四川省不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质量管理,适时开展健康档案清理工作,确保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有效。
近年来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准确性逐年提高[6],尤其是受访对象的相关率和确认随访率上升明显,与之前相比有较大提升[10-12]。本研究发现 2015~2016 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信息虽无差异,但有上升的趋势,2016 年达 88.79%。可见,随着项目的推进,健康档案的准确性得到较高的重视,疑似“假档”的现象在大幅减少。然而,否认患病、否认体检和随访记录不准确等疑似“假服务”的情况依然存在。
2015~2016 年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的规范率在 70% 上下浮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北京市怀柔区[13]、重庆市[14]等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按服务不规范的构成比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随访次数不够、未规范转诊、体检记录错漏、表单不规范及随访记录错漏。制约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服务包的内容不断扩充,对服务规范的要求逐年提高,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14-16],亟待进一步提高。
2015~2016 年血压控制率差别不大,但较之前已有较大进步[5, 6],同时高于李园[17]、唐加林[18]、周吉[19]、张晓宇[20]等的研究。可见,四川省通过多年努力,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不断提升,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通过对服务规范性的分析发现,服务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档案血压的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四川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真实性逐步提升,服务效果较好。但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数量与目标要求差距较大,服务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部门要科学修订目标,完善考评机制,有效引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实施[6, 12];二是要引导基层机构积极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模式,深入钻研相关适宜技术,为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健康服务[21, 22]。
致谢 感谢四川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技术专家组李宁秀、景琳、朱敏、邓颖、何君、黄勇等对本次调查做出的重要贡献。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慢性病之一[1]。2009 年我国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高血压患者列为重点人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四川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规范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6]。本研究对 2015~2016 年四川省基层机构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从四川省的 21 个市(州)中抽取各市市级绩效考核分数居中位的 1 个县/区,每县/区再抽取县级绩效考核分数居中位的 1 个乡镇卫生院和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各基层机构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以档案号排序,等距离抽取 10 份,确保至少有 5 名患者受访。
1.2 调查方法
1.2.1 健康管理基本情况 通过查阅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现场核查基层机构实际在管的高血压患者总人数。
1.2.2 判断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唐雪峰等[6]的研究。
1.3 评价方法与指标
健康管理率、健康档案信息准确性、服务规范性和血压达标等指标均同唐雪峰等[6]的研究。
1.4 统计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描述性分析和 χ2 检验对 2015~2016 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率、档案信息准确性,服务规范性及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检验水准设为 α=0.05。
2 结果
2.1 纳入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
2015~2016 年共调查基层机构 84 家,共抽查 840 份高血压患者档案,其中受访且调查表完成合格的 442 份,受访后判定为健康档案信息准确且开展了随访服务的共有 378 份。详见表 1。

2.2 健康管理率
2015~2016 年调查的基层机构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由 42.09% 下降到 40.3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3,P<0.05)。详见表 2。

2.3 档案信息准确性
2015~2016 年核查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信息准确率由 84.29% 上升到 88.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16)。其中,受访对象是患者本人(χ2=19.41,P<0.05)和患者是否接受随访(χ2=7.98,P<0.05)这两个信息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

2.4 服务规范性
2015~2016 年分别对档案信息准确的高血压患者核查其接受服务情况,服务规范率由 69.49% 上升为 7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57)。其中,体检是否规范这个服务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2)。详见表 4。

2.5 血压控制情况
2015~2016 年档案记录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由 82.66%(143/173)上升至 85.37%(175/2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8)。2015~2016 年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 272 人中,档案记录血压控制达标的有 244 人,血压控制率为 89.71%;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不规范的 101人中,档案记录血压控制达标的有 74 人,血压控制率为 69.81%。综合判定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3,P<0.05),提示服务规范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3 讨论
2015~2016 年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较项目实施初期已有较大提升[5, 6],基本达到国家要求[7-9],但与高血压管理率达 70% 的目标差距较大。2016 年的健康管理率较 2015 年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四川省不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质量管理,适时开展健康档案清理工作,确保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有效。
近年来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准确性逐年提高[6],尤其是受访对象的相关率和确认随访率上升明显,与之前相比有较大提升[10-12]。本研究发现 2015~2016 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信息虽无差异,但有上升的趋势,2016 年达 88.79%。可见,随着项目的推进,健康档案的准确性得到较高的重视,疑似“假档”的现象在大幅减少。然而,否认患病、否认体检和随访记录不准确等疑似“假服务”的情况依然存在。
2015~2016 年四川省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的规范率在 70% 上下浮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北京市怀柔区[13]、重庆市[14]等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按服务不规范的构成比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随访次数不够、未规范转诊、体检记录错漏、表单不规范及随访记录错漏。制约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服务包的内容不断扩充,对服务规范的要求逐年提高,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14-16],亟待进一步提高。
2015~2016 年血压控制率差别不大,但较之前已有较大进步[5, 6],同时高于李园[17]、唐加林[18]、周吉[19]、张晓宇[20]等的研究。可见,四川省通过多年努力,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不断提升,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通过对服务规范性的分析发现,服务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档案血压的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四川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真实性逐步提升,服务效果较好。但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数量与目标要求差距较大,服务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部门要科学修订目标,完善考评机制,有效引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实施[6, 12];二是要引导基层机构积极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模式,深入钻研相关适宜技术,为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健康服务[21, 22]。
致谢 感谢四川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技术专家组李宁秀、景琳、朱敏、邓颖、何君、黄勇等对本次调查做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