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倩, 李宵, 李颖, 安静, 邱学佳, 马银玲, 董占军. 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8): 928-933. doi: 10.7507/1672-2531.201702003 复制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其死亡率居癌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 80% 以上,其中肺鳞癌占原发性肺癌的 20%~25%,肺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 50%~60%。目前以含铂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已到达平台区,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目前肺癌研究最充分的分子靶向点之一。有研究显示,肺腺癌患者 EGFR 基因突变率在白种人群约为 17%[1],而 PIONEER 研究显示在亚裔和我国人群中 EGFR 基因突变率更高,分别为 51.4%[2]和 50.2%[3],理论上 EGFR 基因敏感突变靶向药对亚洲人群 NSCLC 更为适用。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分别于 2011 年和 2014 年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 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 NSCLC 患者,但在治疗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急需开发新的靶向药物。
阿法替尼(BIBW 2992,afatinib)是近几年开发的 ErbB 家族阻断剂,能不可逆地与 EGFR-HER2 酪氨酸激酶结合,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阻断 EGFR-HER2 介导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2013 年,FDA 已批准使用阿法替尼治疗乳腺癌和晚期 NSCLC。2015 年有 Meta 分析评价了阿法替尼治疗 EGFR 突变的晚期 NSCLC 有效性,但其样本量少,且在合并分析过程中有部分数据与原始文献不相符,故阿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是否有效目前尚无定论[4]。因此,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方法评价阿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纳入公开发表的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语种限制为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① Ⅲ 或 Ⅳ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进行了基因检测;② 年龄≥18 岁,无种族和性别限制。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采用阿法替尼或阿法替尼+化疗药,对照组采用非阿法替尼靶向药和/或化疗药。
1.1.4 结局指标 ① 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②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③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dverse event,AE),不良反应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NCI-CTC)。
1.1.5 排除标准 ① 不能获得摘要或全文;② 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③ 对重复发表的研究,选择报告最全面、随访最长的研究。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有关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 2016 年 10 月。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afatinib、BIBW 2992、gilotrif、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中文检索词包括:阿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试验。以 PubMed 为例,其具体的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 2 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所缺资料尽量与原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与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阅读全文以斟酌最终是否纳入。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等;②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包括各组的样本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③ 干预措施的具体细节、随访时间等;④ 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⑤ 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采用 Cochrane 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5],如遇分歧,则进行讨论或请第三位研究者评价决定。
1.5 统计分析
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计量资料采用风险比(HR)为效应指标,各效应量均给出其点估计值和 95% 可信区间(CI)。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 α=0.1),并结合 I2 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对有明显临床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或只行描述性分析。Meta 分析的检验水准为 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 916 篇文献,经过逐层筛选后,共纳入 8 个 RCT[6-13],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见表 1。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结果见表 2。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腺癌
2.4.1.1 PFS 共纳入 6 个研究[6-10, 13]。随机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的 PFS 明显比对照组更长[HR=0.43,95%CI(0.32,0.57),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 2)。

2.4.1.2 OS 共纳入 3 个研究[6-7, 10]。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与对照组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3,95%CI(0.85,1.23),P=0.79](图 3)。

2.4.1.3 AEs 共纳入 5 个研究[6-10],结果见表 3。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法替尼组的腹泻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和口腔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而在疲劳、恶心和呕吐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2.4.2 鳞癌 共纳入 2 个研究[11, 12]。Machiels 等[11]研究显示,两组 PF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95%CI(0.65,0.98),P=0.79],但阿法替尼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皮疹或痤疮发生率:10% vs. 0%;腹泻发生率:9% vs. 2%;疲劳发生率:6% vs. 3%)。Soria 等[12]研究显示,阿法替尼组的 PFS[HR=0.81,95%CI(0.69,0.96),P=0.010 3]和 OS[HR=0.81,95%CI(0.69,0.95),P=0.007 7]比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法替尼组的腹泻发生率(10% vs. 2%)和口腔炎发生率(4% vs. 0%)高于对照组,但皮疹和痤疮发生率(6% vs. 10%)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 约占肺癌总数的 80%~85%,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目前,NSCLC 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开发新的治疗 NSCLC 的靶向药物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阿法替尼可延长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能延长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而对鳞癌患者的疗效证据不足。这与 Katakami 等[14]、Yang 等[15]和 Geater 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还有研究认为阿法替尼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7, 18],但本研究未评价相关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阿法替尼治疗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相比,阿法替尼会增加腺癌患者的腹泻、皮疹和口腔炎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增加鳞癌患者的腹泻和口腔炎发生率。但与靶向药物相比,阿法替尼的皮炎发生率较低。这与 Lee 等[1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有研究称上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护理治疗加以控制[20]。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纳入研究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及频次、疗程等方面不统一,可能影响评价结果;② 检索文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③ 阿法替尼治疗鳞癌方面的原始研究结果较少,待新的研究报道出来后需进一步评价。
综上所述,阿法替尼可以改善肺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无法延长总体生存期。阿法替尼对鳞癌患者的疗效证据不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研究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其死亡率居癌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 80% 以上,其中肺鳞癌占原发性肺癌的 20%~25%,肺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 50%~60%。目前以含铂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已到达平台区,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目前肺癌研究最充分的分子靶向点之一。有研究显示,肺腺癌患者 EGFR 基因突变率在白种人群约为 17%[1],而 PIONEER 研究显示在亚裔和我国人群中 EGFR 基因突变率更高,分别为 51.4%[2]和 50.2%[3],理论上 EGFR 基因敏感突变靶向药对亚洲人群 NSCLC 更为适用。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分别于 2011 年和 2014 年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 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 NSCLC 患者,但在治疗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急需开发新的靶向药物。
阿法替尼(BIBW 2992,afatinib)是近几年开发的 ErbB 家族阻断剂,能不可逆地与 EGFR-HER2 酪氨酸激酶结合,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阻断 EGFR-HER2 介导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2013 年,FDA 已批准使用阿法替尼治疗乳腺癌和晚期 NSCLC。2015 年有 Meta 分析评价了阿法替尼治疗 EGFR 突变的晚期 NSCLC 有效性,但其样本量少,且在合并分析过程中有部分数据与原始文献不相符,故阿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是否有效目前尚无定论[4]。因此,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方法评价阿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纳入公开发表的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语种限制为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① Ⅲ 或 Ⅳ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进行了基因检测;② 年龄≥18 岁,无种族和性别限制。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采用阿法替尼或阿法替尼+化疗药,对照组采用非阿法替尼靶向药和/或化疗药。
1.1.4 结局指标 ① 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②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③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dverse event,AE),不良反应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NCI-CTC)。
1.1.5 排除标准 ① 不能获得摘要或全文;② 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③ 对重复发表的研究,选择报告最全面、随访最长的研究。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有关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 2016 年 10 月。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afatinib、BIBW 2992、gilotrif、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中文检索词包括:阿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试验。以 PubMed 为例,其具体的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 2 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所缺资料尽量与原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与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阅读全文以斟酌最终是否纳入。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等;②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包括各组的样本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③ 干预措施的具体细节、随访时间等;④ 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⑤ 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采用 Cochrane 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5],如遇分歧,则进行讨论或请第三位研究者评价决定。
1.5 统计分析
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计量资料采用风险比(HR)为效应指标,各效应量均给出其点估计值和 95% 可信区间(CI)。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 α=0.1),并结合 I2 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对有明显临床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或只行描述性分析。Meta 分析的检验水准为 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 916 篇文献,经过逐层筛选后,共纳入 8 个 RCT[6-13],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见表 1。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结果见表 2。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腺癌
2.4.1.1 PFS 共纳入 6 个研究[6-10, 13]。随机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的 PFS 明显比对照组更长[HR=0.43,95%CI(0.32,0.57),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 2)。

2.4.1.2 OS 共纳入 3 个研究[6-7, 10]。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与对照组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3,95%CI(0.85,1.23),P=0.79](图 3)。

2.4.1.3 AEs 共纳入 5 个研究[6-10],结果见表 3。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法替尼组的腹泻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和口腔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而在疲劳、恶心和呕吐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2.4.2 鳞癌 共纳入 2 个研究[11, 12]。Machiels 等[11]研究显示,两组 PF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95%CI(0.65,0.98),P=0.79],但阿法替尼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皮疹或痤疮发生率:10% vs. 0%;腹泻发生率:9% vs. 2%;疲劳发生率:6% vs. 3%)。Soria 等[12]研究显示,阿法替尼组的 PFS[HR=0.81,95%CI(0.69,0.96),P=0.010 3]和 OS[HR=0.81,95%CI(0.69,0.95),P=0.007 7]比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法替尼组的腹泻发生率(10% vs. 2%)和口腔炎发生率(4% vs. 0%)高于对照组,但皮疹和痤疮发生率(6% vs. 10%)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 约占肺癌总数的 80%~85%,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目前,NSCLC 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开发新的治疗 NSCLC 的靶向药物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阿法替尼可延长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能延长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而对鳞癌患者的疗效证据不足。这与 Katakami 等[14]、Yang 等[15]和 Geater 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还有研究认为阿法替尼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7, 18],但本研究未评价相关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阿法替尼治疗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相比,阿法替尼会增加腺癌患者的腹泻、皮疹和口腔炎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增加鳞癌患者的腹泻和口腔炎发生率。但与靶向药物相比,阿法替尼的皮炎发生率较低。这与 Lee 等[1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有研究称上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护理治疗加以控制[20]。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纳入研究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及频次、疗程等方面不统一,可能影响评价结果;② 检索文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③ 阿法替尼治疗鳞癌方面的原始研究结果较少,待新的研究报道出来后需进一步评价。
综上所述,阿法替尼可以改善肺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无法延长总体生存期。阿法替尼对鳞癌患者的疗效证据不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研究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