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梦 1 , 唐兰 2 , 孙荣 2 , 钟立 2 , 王小林 2 , 彭斌 1
  • 1.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
  •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踝臂指数(ABI)水平,分析与 ABI 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有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病变严重程度,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12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年龄在 20~85 岁的 22 886 名健康体检者资料,收集 ABI 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数据,应用 Logistic 逐步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踝臂指数与年龄关系。 结果22 886 名健康体检者 ABI 的异常检出率为 3.31%;男性异常检出率为 2.90%,女性异常检出率为 3.92%。<40 岁年龄段 ABI 异常检出率最高(6.17%),其中男性 <40 岁的 ABI 异常检出率为 4.72%,女性 <40 abi="" 8="" 66="" abi="" 0="" 9="" abi="">0.9 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年龄、BMI、WC、SBP、DBP、TC、LDL-C 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 为 ABI 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 <40 岁[OR=2.885,95%CI(2.445,3.404),P<0.000 1]为主要危险因素,校正性别和 BMI 影响后绘制年龄和 ABI 异常概率曲线图,在按性别和 BMI 分层的不同亚组中,ABI 异常概率均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再升高的 U 形趋势。 结论基于重庆市的健康体检人群的 ABI 异常检出率为 3.31%。校正性别和 BMI 影响后,ABI 异常概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先下降再升高的 U 形趋势。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青年人群(20~40 岁),ABI≤0.9 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引用本文: 吴清梦, 唐兰, 孙荣, 钟立, 王小林, 彭斌. 22 886 名健康体检者踝臂指数与年龄的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 18(12): 1287-1291. doi: 10.7507/1672-2531.201809126 复制

  • 上一篇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下一篇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