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
  •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191);
  • 3. 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 100191);
  • 4. 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 10019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球哮喘倡议委员会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在5~18岁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临床研究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搜集关于5~18岁哮喘患者且报告了哮喘症状评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8月2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个研究,其中23篇RCT报告了日间哮喘症状评分,与低剂量ICS组症状评分相比,低剂量ICS+LABA+LTRA[SMD=−1.4,95%CI(−1.99,−0.81)]和低剂量ICS+LABA+SABA[SMD=−1.43,95%CI(−2.48,−0.39)]在改善日间症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20篇RCT报告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与低剂量ICS组症状评分相比,低剂量ICS+LABA+LTRA[SMD=−1.20,95%CI(−2.2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疗效排序后显示,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排第一位的均为低剂量ICS+LABA+LTRA组。结论 低剂量ICS+LABA+LTRA在改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方面疗效最优。

引用本文: 李建荣, 刘凤琪, 刘佐相, 彭和香, 曾雪扬, 陈亚红, 吴涛, 孙凤. 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对5~18岁中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症状评分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4, 24(9): 1044-1051. doi: 10.7507/1672-2531.202309050 复制

  • 上一篇

    膝骨关节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遗尿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