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1 , 方媛 1 , 陈文静 1 , 雷町 1 , 程建 1 , 周东 2 , 刘凌 2 , 鄢波 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索病因学为海绵状血管瘤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最佳治疗模式, 验证手术时机选择是否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63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内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患者的病史长短、病变部位、痫性发作类型; 在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和痫灶以后, 比较不同病史长短因素对最终疗效的影响。 结果 患者病史介于3个月~25年之间, 中位时间4.5年。痫灶位于颞叶43例, 额叶12例, 顶叶3例, 枕叶1例, 扣带回1例, 涉及多个脑叶3例。痫性发作涉及11种发作类型。2年疗效随访, 总体ILAE 1级45例(71.4%), ILAE 1~2级51例(81.6%)。其中病史短于5年组(38例)ILAE 1~2级35例(92.1%), 病史长于5年组(25例)的ILAE 1~2级14例(56.0%)。经Kaplan-Meier法分析,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旦确认病因学为海绵状血管瘤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耐药, 应当早期考虑手术治疗。

引用本文: 张恒, 方媛, 陈文静, 雷町, 程建, 周东, 刘凌, 鄢波. 手术时机对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疗效的影响. 癫痫杂志, 2015, 1(3): 198-202. doi: 10.7507/2096-0247.20150031 复制

  • 上一篇

    基于立体脑电图的岛叶功能分析
  • 下一篇

    立体脑电图与硬膜下皮层电极监测在癫痫评估中的比较——立体脑电图具有更少的出血和感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