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1,2 , 杨华俊 1,2 , 刘丽萍 1,2 , 王群 1,2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
  • 2.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北京 10005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刺激诱发出的节律性、周期性或者发作期放电(Stimulus-induced rhythmic,periodic,or ictal discharges,SIRPIDs)是Hirsch等在2004年首次命名的一种脑电现象,在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患者的长程脑电监测中所得。SIRPIDs机制可能与皮层下-皮层功能异常相关,尤其与丘脑皮层回路功能异常相关。但目前研究对于这一现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甚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出现这一脑电现象提示患者预后较差,但从现有研究来看,该异常脑电活动能否引起神经损伤,或者这些异常是否仅仅为脑损伤严重的表现,以及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治疗,临床中尚无法确定。文章目的是综述现有的文献了解SIRPIDs的概念、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相关性,以及其对于神经重症患者脑功能的提示。

引用本文: 王越, 杨华俊, 刘丽萍, 王群. 刺激诱发出的脑电异常对重症患者脑功能的临床意义. 癫痫杂志, 2017, 3(5): 414-418. doi: 10.7507/2096-0247.20170065 复制

  • 上一篇

    儿童癫痫综合征遗传研究进展
  • 下一篇

    神经元移行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