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徐丽群, 魏锋. 比较单药托吡酯与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在老年癫痫发作治疗中的疗效. 癫痫杂志, 2018, 4(1): 24-26. doi: 10.7507/2096-0247.20180006 复制
癫痫是临床上的常见慢性疾病,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其会引起患者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进而使患者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1]。根据相关统计可知,老年癫痫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均有着严重的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老年癫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托吡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均为常用药,其中托吡酯属于新型的抗癫痫药物(AEDs),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研究表明,单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因此,我们将托吡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三种药物,不同搭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以便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8 月—2016 年 7 月在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 105 例老年癫痫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B、C 三组,每组 35 例。A 组:男 15 例,女 20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23±2.14)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23±0.25)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18 例,全身性发作 17 例。B 组: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11±2.17)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11±0.25)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20 例,全身性发作 15 例。C 组: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77±2.11)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74±0.21)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17 例,全身性发作 18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05 例患者,均符合癫痫诊断标准[4],且年龄均在 60 岁以上,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患者未使用任何 AEDs 或是 6 周内仅使用了一种 AED。105 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已经相关委员会批准认可。
105 例患者均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无不配合治疗、精神疾病无法沟通、有严重并发症和患严重肺疾病的患者[5]。
1.3 治疗方法
A 组 使用托吡酯进行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 0.5~1.0 mg/(kg·d),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量的增加,最后维持在 4~8mg/(kg·d),持续治疗 12 周。治疗期间全面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则立即停止用药。
B 组 使用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进行口服治疗。卡马西平的初始剂量为 0.3 g/d,后增加至 0.1 g/d,直至患者出现疗效为止,方可停止药量的增加;口服苯妥英钠 250~300 mg/d,持续治疗 12 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则立即停止用药。
C 组 使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进行治疗,用法及用量与 A、B 两组相同,持续治疗 12 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为 0;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是治疗前的 2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好转,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与治疗前一样或多于治疗前[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嗜睡、乏力、体重减轻),以及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后的随访时间为 6 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以 P 值<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5 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治疗,中途无任何退组者。患者全部获得 6 个月随访,其中 21 例出现了不良反应,经相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2.1 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经过治疗,C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 A、B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过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A 组 17.14%,B 组 40.00%,C 组 2.86%,C 组与 A、B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对比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 C 组患者显著低于 A、B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老年癫痫患者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对癫痫的治疗难度远远高于青年患者,因此单一 AED 治疗无法给予老年癫痫患者快速且理想的效果。托吡酯也称甲基亚乙基,为白色粉末状,其能够迅速被人体所吸收,是药效动力学较快的一种药物[7]。托吡酯利用了兴奋传递的弱化功能来削弱脑部异常的状态,在治疗癫痫等疾病上,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研究表明,老年癫痫患者,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弱,仅使用单一的 AED 进行治疗,短期内的疗效不够理想[8]。从本组研究中可知,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的 A 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与 C 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精神类药物,两者均能够有效抑制人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限制癫痫的异常放电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但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的用药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头痛、嗜睡、乏力、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为 17.14%,B 组为 40.00%,C 组为 2.86%,C 组与 A、B 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A 组与 B 组相比差异也较大(P<0.05)。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联合治疗虽然能够达到与托吡酯相似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 A 组为 80.00%,B 组为 82.86%,组间比较差异小),但其用药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而 C 组患者在使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2.86%,保障了其用药安全性,更符合老年癫痫患者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该临床研究未将患者病因、癫痫类型做分类,分析较单一,且为单一医疗机构,应进行多中心和包含病因、癫痫类型等多因素的深入细致研究。
癫痫是临床上的常见慢性疾病,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其会引起患者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进而使患者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1]。根据相关统计可知,老年癫痫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均有着严重的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老年癫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托吡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均为常用药,其中托吡酯属于新型的抗癫痫药物(AEDs),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研究表明,单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因此,我们将托吡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三种药物,不同搭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以便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8 月—2016 年 7 月在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 105 例老年癫痫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B、C 三组,每组 35 例。A 组:男 15 例,女 20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23±2.14)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23±0.25)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18 例,全身性发作 17 例。B 组: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11±2.17)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11±0.25)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20 例,全身性发作 15 例。C 组: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5.77±2.11)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3.74±0.21)年;其中部分性发作 17 例,全身性发作 18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05 例患者,均符合癫痫诊断标准[4],且年龄均在 60 岁以上,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患者未使用任何 AEDs 或是 6 周内仅使用了一种 AED。105 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已经相关委员会批准认可。
105 例患者均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无不配合治疗、精神疾病无法沟通、有严重并发症和患严重肺疾病的患者[5]。
1.3 治疗方法
A 组 使用托吡酯进行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 0.5~1.0 mg/(kg·d),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量的增加,最后维持在 4~8mg/(kg·d),持续治疗 12 周。治疗期间全面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则立即停止用药。
B 组 使用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进行口服治疗。卡马西平的初始剂量为 0.3 g/d,后增加至 0.1 g/d,直至患者出现疗效为止,方可停止药量的增加;口服苯妥英钠 250~300 mg/d,持续治疗 12 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则立即停止用药。
C 组 使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进行治疗,用法及用量与 A、B 两组相同,持续治疗 12 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为 0;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是治疗前的 2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好转,治疗后 6 个月内癫痫发作的次数与治疗前一样或多于治疗前[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嗜睡、乏力、体重减轻),以及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后的随访时间为 6 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以 P 值<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5 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治疗,中途无任何退组者。患者全部获得 6 个月随访,其中 21 例出现了不良反应,经相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2.1 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经过治疗,C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 A、B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过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A 组 17.14%,B 组 40.00%,C 组 2.86%,C 组与 A、B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对比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 C 组患者显著低于 A、B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老年癫痫患者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对癫痫的治疗难度远远高于青年患者,因此单一 AED 治疗无法给予老年癫痫患者快速且理想的效果。托吡酯也称甲基亚乙基,为白色粉末状,其能够迅速被人体所吸收,是药效动力学较快的一种药物[7]。托吡酯利用了兴奋传递的弱化功能来削弱脑部异常的状态,在治疗癫痫等疾病上,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研究表明,老年癫痫患者,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弱,仅使用单一的 AED 进行治疗,短期内的疗效不够理想[8]。从本组研究中可知,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的 A 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与 C 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精神类药物,两者均能够有效抑制人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限制癫痫的异常放电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但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的用药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头痛、嗜睡、乏力、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为 17.14%,B 组为 40.00%,C 组为 2.86%,C 组与 A、B 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A 组与 B 组相比差异也较大(P<0.05)。马卡西平与苯妥英钠联合治疗虽然能够达到与托吡酯相似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 A 组为 80.00%,B 组为 82.86%,组间比较差异小),但其用药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而 C 组患者在使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联合苯妥英钠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2.86%,保障了其用药安全性,更符合老年癫痫患者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该临床研究未将患者病因、癫痫类型做分类,分析较单一,且为单一医疗机构,应进行多中心和包含病因、癫痫类型等多因素的深入细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