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倩 1,2 , 张淇 1,2 , 王秋红 1,2 , 敦硕 1,2 , 王嘉 1,2 , 邹丽萍 1,2
  • 1. 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
  • 2.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儿内科(北京 10085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发作形式多样,不同年龄均可患病。目前虽然有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可用,但仍有1/3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因此,对癫痫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外泌体是直径在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具有强大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在局部的微环境中能够参与神经的发育和可塑性,调节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的丢失。而且,研究发现外泌体中的某些蛋白或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与癫痫高度相关,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出现改变,使其在癫痫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外泌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其体积小,可以有效地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且表面携带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的靶向组织或细胞的归巢能力,其还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到达颅内,因此外泌体具有天然药物输送的优势。本文就外泌体在癫痫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提高科研及临床工作者对外泌体的认识。

引用本文: 卢倩, 张淇, 王秋红, 敦硕, 王嘉, 邹丽萍. 外泌体在癫痫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癫痫杂志, 2023, 9(4): 306-309. doi: 10.7507/2096-0247.202304010 复制

  • 上一篇

    中国癫痫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管理模式的循证评价
  • 下一篇

    拉考沙胺与奥卡西平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