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河北張家口,075000);;
  • 2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 3 河北北方學院解剖學系;;
  • 4 河北省兒童醫(yī)院腦電室;

目的 比較帶蒂筋膜瓣包裹組織工程骨在修復骨缺損時促血管化成骨與膜誘導成骨的作用,為臨床修復骨缺損提供參考依據(jù)。 方法 采用兔自體紅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及含重組人BMP-2 的骨誘導活性材料構(gòu)建組織工程骨。將4 ~ 5 月齡新西蘭大白兔60 只(體重2.0 ~ 2.5 kg),隨機分為A、B、C 3 組,A 組16 只,B、C 組各22 只。制備長1.5 cm 的右尺骨長段骨- 骨膜完全缺損模型,A 組于骨缺損處植入組織工程骨;B、C 組在骨缺損鄰近處制備一筋膜瓣包裹組織工程骨后植入骨缺損,B 組將筋膜瓣蒂部切斷形成游離筋膜瓣,C 組為帶蒂筋膜瓣。術后4、8、12、16 周,每組隨機取4 只實驗動物,取骨缺損區(qū)組織進行大體觀察、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8、12、16 周B、C組各另取2 只實驗動物行腋動脈墨汁灌注觀察。 結(jié)果 大體觀察示,術后4、8 周A 組有纖維結(jié)締組織形成,B、C 組筋膜瓣形成類似骨膜樣纖維組織,其中B 組有軟骨樣組織形成,C 組有新生骨形成;12、16 周A 組骨痂形成少,B 組新生骨較多,C 組骨干形成。組織學觀察示,術后4、8 周A、B 組新生血管和骨小梁極少,C 組血管豐富且成熟骨小梁及軟骨組織形成;12、16 周A 組新生血管及骨小梁仍較少,B 組血管數(shù)量較多且成熟骨小梁顯著增加,髓腔結(jié)構(gòu)形成但閉阻;C 組血管數(shù)量減少,成熟骨結(jié)構(gòu)形成,骨髓腔再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C 組各時間點CD105、CD34、Ⅷ因子表達均高于A、B 組。骨形態(tài)計量分析顯示,術后各時間點C 組新生骨小梁體積明顯大于A、B 組(P  lt; 0.05);A、B 組間除4 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外,其余時間點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血管圖像分析顯示術后各時間點C 組骨修復區(qū)內(nèi)血管再生面積比值明顯大于A、B 組(P  lt; 0.05)。墨汁灌注檢查示,各時間點B 組成骨區(qū)為稀疏的墨染區(qū);C 組成骨區(qū)墨染數(shù)量多且較密集,8 周達高峰,之后逐漸減少。 結(jié)論 帶蒂筋膜瓣包裹復合自體ARBM 的組織工程骨,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占主導地位,后期血管化成骨作用逐漸消失,以膜誘導成骨作用為主。

引用本文: 楊新明,張磊,孟憲勇,王耀一,石蔚,杜雅坤,胡振順,陰彥林. 比較帶蒂筋膜瓣包裹接種自體紅骨髓的組織工程骨修復骨缺損時促血管化成骨與膜誘導成骨作用.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1, 25(6): 729-735.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