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軍醫(yī)大學長征醫(yī)院骨科(上海,200003);

建立大鼠人工生理膀胱反射弧動物模型,同時修復重建膀胱的感覺與運動功能,為觀測該反射通路重建排尿功能的修復效果奠定基礎。 方法 選用20 只體重280 ~ 300 g 的成年雄性SD 大鼠,隨機分為2 組,每組10 只。A 組為L6 前、后根分別與S2 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B 組為L6 神經(jīng)根總干與S2 神經(jīng)根總干端端吻合造模。術中顯微解剖測量各神經(jīng)根的外徑,L6 與S2 脊神經(jīng)根間的距離及L6 的可分離長度。術后觀察大鼠排尿情況及下肢活動情況,并行BBB 評分。術后2 周取材對各神經(jīng)根行Fast Blue 染色,行神經(jīng)纖維計數(shù)。 結 果 于L6 椎體平面,L6 神經(jīng)根總干及其前、后根外徑分別為(1.54 ± 0.33)、(0.68 ± 0.13)、(0.88 ± 0.10)mm;S2 神經(jīng)根總干及其前、后根外徑分別為(1.39 ±0.42)、(0.62 ± 0.08)、(0.79 ± 0.14)mm。L6 神經(jīng)根可分離長度為(10.76 ± 2.11)mm;L5、L 6 神經(jīng)合干處與S2 椎間孔間的距離為(14.21 ± 1.95)mm。兩組模型均可無張力吻合。各組大鼠均存活,術后排尿、排便與術前無異。A 組術前、術后BBB 評分為(20.20 ± 0.35)、(19.80 ± 0.23)分;B 組為(20.20 ± 0.35)、(19.20 ± 0.31)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L6、S2 神經(jīng)根總干的神經(jīng)纖維為(892 ± 32)、(788 ± 29)根;L6、S2 脊神經(jīng)前、后根神經(jīng)纖維分別為(354 ± 26)、(532 ± 17)、(325 ± 19)、(478 ± 22)根,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 將大鼠L6 前、后根分別與S2 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操作簡便易行、可重復性好,且能重建完整的人工膀胱反射弧,是一種較理想的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的動物模型。

引用本文: 鄭憲友,侯春林,陳愛民,徐鎮(zhèn),王劍火,林浩東. 大鼠脊髓損傷后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08, 22(4): 426-430.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