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臺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骨傷四科(河北邢臺,054000);

目的  總結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神經(jīng)根粘連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將2005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早期康復組(A組,44例)和常規(guī)對照組(B組,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A組采用康復護理功能鍛煉,B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療效采用日本骨科學會(JOA)下腰痛功能評定表評分,并計算功能改善率。 結果  術后2周,兩組各時間點JOA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時間點A組評分均高于B組(P<0.05)。治療后2周A、B組JOA改善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24個月A組改善率均高于B組(P<0.01)。 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粘連療效顯著、安全。

引用本文: 李杰,岳學敏,呂杭州. 早期康復護理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神經(jīng)根粘連. 華西醫(yī)學, 2012, 27(7): 1075-1076. doi: 復制

1.  白躍宏. 下腰痛臨床與康復[M]. 北京: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6: 324-325.
2.  靳安民, 姚偉濤, 張輝.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療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華骨科雜志, 2003, 23(11): 657-660.
3.  陳施展, 姚一民, 衡代忠, 等. 腰椎間盤術后直腿抬高鍛煉的臨床意義[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2, 12(2): 158.
4.  朱守榮, 劉鄭生, 張伯勛, 等. 手術輔以規(guī)則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長期隨訪研究[J]. 中國臨床康復, 2004, 8(2): 206-207.
5.  陳建國, 張學會, 張慶民.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康復訓練[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02, 24(12): 746.
6.  劉成招, 王春, 吳李勇, 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臨床意義[J].頸腰痛雜志, 2005, 26(5): 377.
7.  麻妙群, 葉綠芝.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功能鍛煉與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J]. 中醫(yī)正骨, 2006, 18(2): 15-17.
8.  藍巍, 姜愛華. 防治腰椎后路術后再發(fā)下背痛的康復訓練[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06, 28(3): 179-180.
  1. 1.  白躍宏. 下腰痛臨床與康復[M]. 北京: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6: 324-325.
  2. 2.  靳安民, 姚偉濤, 張輝.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療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華骨科雜志, 2003, 23(11): 657-660.
  3. 3.  陳施展, 姚一民, 衡代忠, 等. 腰椎間盤術后直腿抬高鍛煉的臨床意義[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2, 12(2): 158.
  4. 4.  朱守榮, 劉鄭生, 張伯勛, 等. 手術輔以規(guī)則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長期隨訪研究[J]. 中國臨床康復, 2004, 8(2): 206-207.
  5. 5.  陳建國, 張學會, 張慶民.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康復訓練[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02, 24(12): 746.
  6. 6.  劉成招, 王春, 吳李勇, 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臨床意義[J].頸腰痛雜志, 2005, 26(5): 377.
  7. 7.  麻妙群, 葉綠芝.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早期功能鍛煉與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J]. 中醫(yī)正骨, 2006, 18(2): 15-17.
  8. 8.  藍巍, 姜愛華. 防治腰椎后路術后再發(fā)下背痛的康復訓練[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06, 28(3):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