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利用足跟撕脫皮膚預構感覺皮瓣修復足跟軟組織撕脫傷的療效。 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6例足跟軟組織撕脫傷患者。男4例,女2例;年齡16~54歲,平均29歲。致傷原因:碾壓傷4例,車輪絞傷2例。傷后至入院時間2~6 h,平均4 h。足跟皮膚軟組織撕脫范圍為5 cm×3 cm~15 cm×8 cm。撕脫的皮膚無再植條件;足底創(chuàng)面跟骨外露,不能游離植皮。一期手術將撕脫的足跟皮膚軟組織修剪成全厚皮片寄養(yǎng)在股前外側含旋股外側血管穿支的筋膜上,并將股外側皮神經預置于皮片下方,預構感覺皮瓣;二期手術切取以旋股外側動脈為蒂的預構皮瓣游離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并吻合股外側神經至跟內、外側神經以重建感覺。 結果6例預構皮瓣全部成活,二期原位回植術后皮瓣無血管危象發(fā)生,順利成活。供區(qū)及受區(qū)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2年,平均1.5年。皮瓣外觀滿意,質地柔軟;術后1年皮瓣感覺達S3;兩點辨別覺為22~27 mm,平均24.3 mm。術后1年按照章鳴等提出的標準進行評價,其中優(yōu)5例,良1例?;颊呔苷P凶吆拓撝?,無潰瘍形成。供區(qū)僅遺留線性瘢痕。 結論對于無再植條件的足跟軟組織撕脫傷,一期將撕脫皮膚預構成帶感覺神經的皮瓣,二期皮瓣游離移植修復足跟,術后皮瓣外觀、感覺及足部功能恢復滿意。
目的 總結采用改良帶蒂(足母)展肌肌皮瓣移位修復足跟部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擴大切除后軟組織缺損的療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6月,收治5例足跟部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男2例,女3例;年齡35~69歲,平均49歲。病程2~10年。足跟原發(fā)腫瘤范圍為3 cm × 2 cm~5 cm × 4 cm,3例伴破潰。4例腫瘤擴大切除后缺損范圍為6 cm × 6 cm~8 cm × 6 cm,1例因伴衛(wèi)星灶缺損達13 cm × 12 cm;采用大小為6 cm × 6 cm~11 cm × 9 cm改良帶蒂(足母)展肌肌皮瓣移位修復缺損,不足部分取中厚皮片修復。供區(qū)采用腹股溝中厚皮片修復。 結果術后肌皮瓣及供受區(qū)植皮均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2例腹股溝切口發(fā)生淋巴漏,經換藥和清創(chuàng)術后愈合。5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24個月。足跟部皮膚無破裂和磨損,外形豐滿、彈性良好,肌皮瓣痛、溫覺和耐磨性能良好。足踝伸屈功能正常,恢復負重功能,無腫瘤生長。足部切取肌皮瓣處凹陷明顯,第1、2、3趾底感覺減退、麻木。 結論改良帶蒂(足母)展肌肌皮瓣修復足跟部皮膚惡性黑色素瘤切除后缺損可獲得豐滿、耐磨和彈性好的外觀。
目的總結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聯(lián)合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兒童足跟部軟組織缺損的療效。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7例足跟部軟組織缺損患兒。男5例,女2例;年齡5歲11個月~11歲1個月,平均8歲1個月。致傷原因:重物砸傷2例,車輪絞傷4例,機械皮帶絞傷1例。受傷至入院時間3~5 h,平均4 h。軟組織缺損范圍為5 cm × 3 cm~8 cm × 6 cm。入院急診清創(chuàng)、VSD治療5~7 d后,切取大小為6 cm × 4 cm~9 cm × 7 cm的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創(chuàng)面。供區(qū)游離植皮、皮瓣修復或直接拉攏縫合。 結果術后皮瓣均順利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供區(qū)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純壕@隨訪,隨訪時間6~15個月,平均9個月。皮瓣質地優(yōu)良,外觀無臃腫,耐磨。術后6個月足踝部功能采用美國矯形足踝協(xié)會(AOFAS)后足評分系統(tǒng)進行評價,均為優(yōu)。 結論VSD聯(lián)合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兒童足跟部組織缺損簡便安全,降低了感染率,可有效判斷周圍皮膚條件,減少皮瓣切取面積,且皮瓣血運可靠。
正文:足跟部離斷損傷臨床少見,離斷跟部可通過再植修復,若缺乏再植條件,也可采用組織瓣移位重建跟部外觀和功能。2010 年7 月,我科收治1 例后跟部分離斷患者,缺乏再植條件,經剔除皮膚軟組織后將跟骨原位回植,縫接跟腱后,設計小腿后內側筋膜皮瓣移位修復獲得成功。報告如下。
對于足跟皮膚撕脫臨床多采用原位縫合或修薄打包回植,成活率低。目前國內少見關于足跟皮膚撕脫再植成活的報道。我們于2008 年12 月7 日收治1 例足跟皮膚撕脫患者,行再植術后成活。報告如下。
目的 比較逆行腓腸神經營養(yǎng)皮瓣、足底內側皮瓣和脛后動脈逆行皮瓣修復足跟部惡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軟組織缺損的療效,分析各皮瓣優(yōu)缺點。 方法 回顧分析2007 年3 月- 2010 年3 月24 例采用皮瓣修復惡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足跟部缺損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12 例采用范圍為8 cm × 7 cm ~ 14 cm × 12 cm 的逆行腓腸神經營養(yǎng)皮瓣修復(A 組),7 例采用范圍為6 cm × 5 cm ~ 8 cm × 7 cm 的足底內側皮瓣修復(B 組),5 例采用范圍為9 cm × 7 cm ~ 15 cm ×13 cm 的脛后動脈逆行皮瓣修復(C 組)。3 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臨床分期、病變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 0.05),具有可比性。術中供區(qū)直接拉攏縫合或游離植皮修復。 結果 3 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皮瓣及植皮均順利成活,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供區(qū)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 ~ 3 年。皮瓣質地、顏色等均正常,無繼發(fā)性潰瘍發(fā)生。術后1 年A、B、C 組皮瓣感覺恢復率分別為0、100%、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颊咦愀客庑位菊?,A 組10 例(83%),B 組6 例(86%),C 組4 例(80%)可不負重無痛行走,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000,P=0.135)。但負重行走時患足均伴不同程度疼痛,3 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 0.05)。3 組患側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 0.05)。A 組1 例術后1 個月傷口周圍腫瘤復發(fā),其余患者均無復發(fā)。 結 論 采用逆行腓腸神經營養(yǎng)皮瓣、足底內側皮瓣和脛后動脈逆行皮瓣修復足跟部惡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軟組織缺損,均可獲得較好療效,但對缺損范圍較小者首選足底內側皮瓣。
目的 探討小趾展肌肌瓣修復足部偏外側及足跟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手術方法及臨床療效。 方法 2002 年7 月- 2010 年10 月,收治8 例足部偏外側及足跟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男6 例,女2 例;年齡28 ~ 65 歲,平均42 歲。左足5 例,右足3 例。足跟部潰瘍2 例,跟骨骨折術后切口愈合不良致肌腱、內固定物外露1 例,碾挫、擠壓傷致足部偏外側皮膚軟組織壞死5 例。軟組織缺損范圍為1.5 cm × 1.0 cm ~ 8.0 cm × 2.6 cm。病程30 min ~ 26 個月。2 例細菌培養(yǎng)呈陽性。入院后清創(chuàng)換藥9 ~ 15 d,待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為5.6 cm × 1.5 cm ~ 7.6 cm × 1.8 cm 的小趾展肌肌瓣移位修復創(chuàng)面。供區(qū)直接縫合。 結果 術后7 例小趾展肌肌瓣順利成活;1 例術后4 d 發(fā)生肌瓣部分壞死,對癥治療后肉芽生長良好。供區(qū)切口均Ⅰ期愈合。9 ~ 21 d 肌瓣表面新鮮肉芽生長良好,取小腿內后側刃厚皮片游離移植修復肌瓣創(chuàng)面。一期皮片游離移植修復肌瓣創(chuàng)面1 例,二期修復7 例;修復術后皮片均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術后7 例獲隨訪,隨訪時間9 ~ 18 個月,平均11 個月。創(chuàng)面外形、質地和感覺恢復滿意。兩點辨別覺為16 ~ 23 mm,平均19.5 mm。1 例足跟部潰瘍患者負重行走出現表皮磨損。1 例術前腓骨長、短肌腱部分壞死者出現足外翻、肌力下降,其余患者關節(jié)功能正常。 結論 采用小趾展肌肌瓣移位修復足部偏外側及足跟部皮膚軟組織缺損具有手術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對供區(qū)損傷小,不影響負重,創(chuàng)面外形、彈性好,感覺恢復好的優(yōu)點,療效滿意。
目的 探討足跟惡性黑色素瘤的切除范圍及修復方法。 方法 2007 年7 月- 2009 年6 月,收治足跟惡性黑色素瘤15 例。男9 例,女6 例;年齡32 ~ 71 歲,平均47.2 歲。其中原發(fā)初治13 例,外院局部切除術后2 例。病灶范圍1.3 cm × 0.5 cm ~ 5.0 cm × 3.5 cm,病灶厚度0.6 ~ 7.2 mm。根據美國癌癥聯(lián)合會(AJCC)分期:Ⅰ A 期1 例,Ⅰ B 期2 例,Ⅱ A 期3 例,Ⅱ B 期5 例,Ⅱ C 期1 例,Ⅲ期3 例。局部廣泛切除后分別采用大小為7 cm × 5 cm ~ 12 cm ×8 cm 的足內側皮瓣(5 例)、足外側皮瓣(2 例)及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逆行皮瓣(8 例)進行修復;3 例行淋巴結清掃術。供區(qū)植皮修復。 結果 術后1 例足外側皮瓣局部皮緣壞死,2 例足內側皮瓣供區(qū)出現部分植皮壞死,均經換藥后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術后15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 ~ 36 個月,平均21 個月。足外側皮瓣感覺及功能恢復佳,足內側皮瓣次之,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逆行皮瓣較差。隨訪期間無局部復發(fā);5 例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其中1 例死于肺轉移。 結論 足跟惡性黑色素瘤行廣泛切除后可獲得較好局部控制率;應用局部皮瓣可修復創(chuàng)面,但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逆行皮瓣的感覺恢復較差。
【摘 要】 目的 介紹應用多種皮瓣修復足跟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經驗。 方法 1993 年8 月- 2007 年4 月治療242 例足跟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男157 例,女85 例;年齡27 ~ 76 歲。病變類型:不穩(wěn)定瘢痕35 例,慢性潰瘍46 例,鱗狀細胞癌57 例,惡性黑色素瘤72 例,創(chuàng)傷引起的組織缺損32 例。創(chuàng)面均位于足跟部,51 例伴輕度感染,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2 cm × 2 cm ~ 14 cm × 8 cm?;颊卟〕? h ~ 5 年。根據創(chuàng)面的部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范圍分別選用島狀或游離(?。┢ぐ晷迯妥愀鷦?chuàng)面,其中足跟外側皮瓣34 例,足背島狀皮瓣15 例,足底內側島狀皮瓣108 例,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36 例,隱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26 例,游離(?。┢ぐ?3 例。行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和隱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感覺重建13 例。切?。。┢ぐ攴秶?.0 cm × 2.5 cm ~ 15.0 cm × 9.0 cm。供區(qū)采用直接縫合或皮片移植修復。 結果 術后235例皮瓣全部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5 例皮瓣遠端部分表皮壞死,經局部換藥后成活;2 例切口輕度感染,經局部換藥處理后創(chuàng)面Ⅱ期愈合。供區(qū)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17 例患者獲隨訪,隨訪時間1 ~ 60 個月,皮瓣色澤正常,質地較正常足跟組織柔軟、可耐磨、外形輪廓滿意;經訓練術后6 個月基本可正常負重行走,步態(tài)正常。118 例腫瘤患者獲隨訪,局部均無腫瘤復發(fā),其中22 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術后12 ~ 26 個月發(fā)現有遠處轉移病灶,隨訪至60 個月的32 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未發(fā)現遠處轉移病灶。 結論 應用不同島狀或游離(?。┢ぐ晷迯妥愀縿?chuàng)面,可達到較理想的足跟功能重建和外形重塑效果。
目的 回顧分析外科治療足跟慢性潰瘍的臨床資料、治療方法及療效。方法 1997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足跟慢性潰瘍患者23例。男20例,女3例;年齡18~79歲,平均45.6歲。病程1個月~7年。良性潰瘍18例,惡性潰瘍5例。潰瘍創(chuàng)面2.5 cm×1.5 cm~10.5 cm×7.0 cm?;颊哂枰跃植繑U創(chuàng)或潰瘍擴大切除后,采用足底內側皮瓣修復7例,帶足背皮神經的足背皮瓣修復1例,小腿前外側逆行島狀皮瓣修復4例,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11例,切取皮瓣4.0 cm×2.5 cm~18.0 cm×9.0 cm。供區(qū)游離植皮覆蓋。結果 術后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20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現靜脈危象,予以蒂部縫線拆除后成活;2例皮瓣遠端部分壞死,經換藥后愈合。供區(qū)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1例獲隨訪3個月~2年,平均11個月。皮瓣質地及外觀良好,足底內側皮瓣及足背皮瓣感覺恢復良好,小腿前外側逆行島狀皮瓣及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痛溫覺部分恢復?;甲憧烧X撝兀愀鷿兾匆姀桶l(fā)。結論 足跟慢性潰瘍以預防為主,創(chuàng)面應早期手術行皮瓣修復,以防止?jié)儚桶l(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