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佛保" 4條結果
  • 脊柱脊髓損傷的修復重建研究進展

    目的 闡述脊柱、脊髓損傷最新研究及治療進展。方法 廣泛查閱文獻,并結合研究及臨床經驗,總結近幾年脊柱、脊髓損傷的研究動向及臨床應用結果。結果 后路寰樞椎固定技術由既往的側塊關節(jié)直接螺釘內固定術發(fā)展到今天較為常用的寰樞椎椎弓根或側塊螺釘相組合的釘板、釘棒內固定技術。經口咽入路寰樞椎復位鋼板固定術能較好解決難復性環(huán)樞椎脫位的問題。胸腰椎骨折的手術入路、固定節(jié)段、融合方式等目前仍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只要條件允許,前路和后路手術均能達到有效減壓和穩(wěn)定重建的目的。單節(jié)段骨折固定術較既往的跨節(jié)段固定術有一定優(yōu)勢。內窺鏡輔助下或影像介導下的脊柱診療技術在我國逐漸開展。對治療頑固疼痛性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患者,國內緊跟國外潮流及時開展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以重建椎體高度,修復椎體穩(wěn)定性,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使人們對急性脊髓損傷的藥物治療有了重新認識,而生物學治療方法為神經的修復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細胞移植和基因療法是極有前景的治療策略。結論 隨著脊柱外科的飛速發(fā)展,脊柱脊髓損傷的修復重建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重組人骨形成蛋白4基因腺相關病毒載體的構建

    目的〓〖HTSS〗構建重組人骨形成蛋白4(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hBMP-4)基因腺相關病毒載體。方法根據(jù)hBMP-4的基因序列設計引物,上游引入EcoRⅠ位點,下游引入Sal Ⅰ位點,以EX-A0242-M01-hBMP-4為模板擴增目的基因。將hBMP4基因克隆入pUC18載體中,獲得重組質粒pUC18-hBMP-4。然后用EcoRⅠ與SalⅠ酶切pUC18-hBMP-4及質粒pSNAV,回收酶切片段,T4 DNA連接酶16℃過夜,轉化大腸桿菌DH5α感受肽細胞,篩選陽性克隆獲得pSNAV-hBMP-4,EcoRⅠ/SalⅡ雙酶切鑒定,并行全基因測序。轉染BHK21細胞,G418篩選培養(yǎng),獲得抗藥克隆細胞株。HSV1rc/△UL2感染,包裝此細胞株并收獲病毒載體AAV-hBMP-4。行DNA點雜交法測定病毒滴度,SDS-PAGE分析判斷病毒純度。結果 PCR電泳及酶切鑒定表明,pSNAV-hBMP-4重組成功,基因測序顯示裝入pSNAV質粒中的hBMP-4基因正確;AAV-hBMP-4病毒的大致滴度為1.5×10 12 μg/ml,分泌蛋白濃度為0.124 mg/ml,病毒載體純度在95%以上。結論 實驗獲得的病毒載體滴度高、感染性好,可以滿足骨組織工程的需要。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骨膜移植重建關節(jié)面治療肘關節(jié)強直畸形

    目的 探討骨膜移植重建關節(jié)面治療肘關節(jié)強直畸形的臨床效果。方法 1985年5月~1999年11月手術治療23例,有完整隨訪資料18例。男13例,女5例。陳舊性肘關節(jié)骨折、脫位致關節(jié)僵直13例,晚期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3例,陳舊性全關節(jié)結核2例。其中肘關節(jié)骨性強直6例,纖維性強直12例;16例關節(jié)活動度0°~10°,2例20°~30°。肱骨下端截骨切除一個較大的弧形骨塊,保留肱骨內、外髁、冠狀突及尺骨鷹嘴全部關節(jié)面并重建肱骨后方鷹嘴窩。取自體脛骨上段大塊骨膜行肱骨下段截骨后關節(jié)面重建,結合術后持續(xù)鷹嘴骨牽引下被動和主動鍛煉肘關節(jié)至術后4周。結果 術后隨訪時間1~9年,平均5.2年。11例肘關節(jié)屈伸正常,4例屈伸于100°~0°,3例因屈伸肌嚴重萎縮不能進行有效主動屈伸鍛煉,肘關節(jié)屈伸范圍僅60°。結論 保留尺骨關節(jié)面,移植骨膜重建肱骨下段關節(jié)面并在鷹嘴骨牽引下行主動和被動活動,既保留正?;顒佣?,又促進移植骨膜生長,形成新關節(jié)面,術后功能恢復滿意。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部感染

    目的 探討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結合病灶清創(chuàng)治療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部感染的方法和療效。 方法 2006 年9 月-2010 年5 月,收治13 例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部感染患者。男5 例,女8 例;年齡56 ~ 78 歲,平均62.5 歲。置換術后7 d ~ 1 年2 個月發(fā)生感染,中位時間14 d;發(fā)生感染至入院時間為8 d ~4 年6 個月,中位時間21 d。均見膿性或膿血性分泌物,5 例形成竇道,8 例切口、引流口未愈合。分泌物引流口或竇道口皮膚缺損范圍為5 mm × 3 mm ~ 36 mm × 6 mm;分泌物引流通道或竇道深度為21 ~ 60 mm。11 例取組織行病理檢查,提示10 例為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急性發(fā)作,1 例為結核。6 例取分泌物培養(yǎng),提示5 例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1 例為陰性。徹底清創(chuàng)后,10 例行白天沖洗和晚上持續(xù)VSD 治療;3 例僅持續(xù)VSD 治療。 結果 1 例人工全髖關節(jié)翻修術者VSD治療時出血較多,停止負壓吸引并加壓包扎,第3 天再次行VSD 無大量出血?;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 年~ 4 年5 個月,平均2 年11 個月。10 例患者經VSD 治療后7 ~ 75 d 感染控制,平均43 d;假體均保留,無感染復發(fā),創(chuàng)面愈合良好,疼痛緩解,關節(jié)功能良好。1 例因負壓區(qū)疼痛過敏難以忍受拒絕VSD 治療,感染控制無效行大腿中上段截肢;1 例感染結核療效不明顯,取出假體后采用骨水泥填塞臨時膝關節(jié)融合治療;1 例VSD 治愈后9 個月感染再復發(fā),取出假體曠置、VSD治療3 周,1 年4 個月未復發(fā)。 結論 VSD 結合病灶清創(chuàng)術使深部創(chuàng)面引流充分,可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降低感染復發(fā)率,最大程度保留假體。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