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食管癌術后不同營養(yǎng)方式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 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在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行食管癌(或賁門癌)切除術的患者共160例,根據(jù)不同醫(yī)療組將患者分成腸內(nèi)營養(yǎng)(EN)組和全胃腸外營養(yǎng)(TPN)組,每組80例;分析兩組患者術后第2 d和術后第7 d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總膽紅素(TB)水平的差異。 結果術后第2 d,兩組患者均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ALB、PA、ALT和TB異常,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 d,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較術后第2 d均有所改善,但EN組各項肝功能指標顯著優(yōu)于TPN組(P<0.05)。 結論與全胃腸外營養(yǎng)相比較,腸內(nèi)營養(yǎng)更利于食管癌術后肝臟的蛋白合成及術后肝功能的恢復。
【摘要】 目的 總結胸腹聯(lián)合傷的診斷與手術治療經(jīng)驗。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手術治療的27例胸腹聯(lián)合傷患者資料,并就患者胸部或腹部損傷情況予以切肺、肺修補、切肝、肝修補、切脾、胃腸修補、吻合等相應治療進行總結。 結果 23例患者救治成功,4例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原因死亡。手術時間平均4.5 h,輸血量平均2 750 mL,術后住院時間平均13.4 d,23例獲隨訪12個月。1例術后3 d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腹部創(chuàng)口感染,經(jīng)對癥處理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無明顯并發(fā)癥?!〗Y論 胸腹聯(lián)合傷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應早期診斷,迅速有效糾正休克,盡快手術,并根據(jù)具體傷情選擇手術方案。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損傷對在體竇房結細胞超極化激活環(huán)核苷酸門控陽離子通道4(hyperpolarization activated cyclic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 4,HCN4)表達的影響,探討缺血再灌注損傷對竇房結組織功能障礙影響的可能機制。 方法 取家兔85 只(體重2 ~ 3 kg)制作右冠狀動脈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3 組,實驗組A 組缺血30 min 后行再灌注,實驗組B 組缺血1 h 后行再灌注,均分別于再灌注后2、4、8、16 h 取材,每個時間點10 只;對照組C 組(n=5)未行血流阻斷,16 h 后取材。于各時間點取竇房結組織行HE 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及透射電鏡觀察。 結果 HE 染色示A、B 組竇房結細胞再灌注2 h 均發(fā)生病理損傷;4、8 h 竇房結細胞病理損傷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重;8、16 h 竇房結細胞病理損傷達高峰;相同再灌注時間,B 組病理損傷重于A 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示:竇房結細胞HCN4 表達主要位于竇房結中央?yún)^(qū),向周邊表達漸減少。A 組再灌注后2、4、8、16 h HCN4 表達的積分吸光度(IA)值分別為306.20 ± 35.77、216.60 ± 18.59、155.40 ± 19.11、135.00 ± 12.30,B 組分別為253.70 ± 35.66、138.70 ± 13.28、79.10 ± 9.60、69.20 ± 8.42,均較C 組(397.40 ± 34.11)低(P lt; 0.05);隨再灌注時間延長,HCN4 表達逐漸降低,至8 h 時最低,之后無明顯變化,再灌注后2、4、8 h 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再灌注8 h 與16 h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相同再灌注時間,B 組 HCN4 表達較A 組低。透射電鏡觀察示A、B 組竇房結細胞超微結構發(fā)生損傷改變,隨再灌注時間延長損傷加重,至8 h 達高峰,再灌注8、16 h 改變不明顯。相同再灌注時間,B 組竇房結細胞超微結構損傷重于A 組。 結論 缺血再灌注損傷引起在體竇房結細胞形態(tài)結構及HCN4 表達改變,可能與缺血再灌注造成竇房結功能障礙和心律失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