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金光鑫" 4條結果
  • 凍存對人臍血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目的 觀察凍存復蘇對人臍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生物學特性的影響.方法 體外分離、培養(yǎng)人臍血MSCs,傳代后,將第3代的MSCs加入含10%二甲基亞砜(DMSO)和90%胎牛血清的細胞凍存液中,-196 ℃液氮保存4周,觀察比較凍存前及凍存復蘇后MSCs的形態(tài)、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結果 凍存前及凍存復蘇后,MSCs形態(tài)無明顯差別,均呈典型的梭形,MSCs貼壁生長; MSCs生長曲線相似,凍存復蘇后的細胞生長曲線略有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MSCs經脂肪誘導液誘導2周后,細胞漿中出現(xiàn)脂肪細胞所特有的脂肪滴,經0.5% 油紅O染色,脂肪滴染為紅色,說明MSCs有向脂肪細胞分化的能力; MSCs經成骨誘導液誘導4周后,Von Kossa染色可見黑色的礦化結節(jié)沉積,鈣結節(jié)的形成為成骨細胞特有,說明MSCs有向成骨細胞分化的能力.提示凍存復蘇后MSCs經誘導仍然可以向脂肪細胞和成骨細胞分化,與凍存前無明顯差異.結論 人臍血MSCs經凍存復蘇后,其生物學特性可獲良好保持.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修復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損傷最佳劑量的研究

    目的 探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移植修復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最佳劑量,為細胞移植修復肝缺血再灌注損傷提供前期的實驗依據。方法 采用全骨髓直接貼壁法分離培養(yǎng)BMSCs,取第4代細胞進行移植。將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后,隨機分成空白對照組、5×105個組、1×106個組、2×106個組及3×106個組5組,每組6只。后4組大鼠均在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后,立即抽取200 μL細胞懸液(數量分別為5×105、1×106、2×106及3×106個),通過門靜脈注射;空白對照組大鼠注射等體積的PBS溶液。于移植術后24 h采血檢測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取肝臟組織檢測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核因子-κB (NF-κB) p65蛋白的表達,并行HE染色。結果 1×106個組和2×106個組與空白對照組、5×105個組及3×106個組比較,其AST、ALT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均增高(P<0.05);NF-κB p65蛋白的表達均明顯下調;肝組織的病理學損傷均改善。但該2組的AST、ALT、MDA及SOD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肝組織的病理學改變也無明顯差別。結論 大鼠BMSCs移植治療肝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最佳劑量為1×106個細胞。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保護大鼠肝臟熱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

    目的 探討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對大鼠肝臟熱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方法 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骨髓,體外分離、培養(yǎng)間充質干細胞,對其進行生物學鑒定,并對門靜脈途徑移植入肝臟的間充質干細胞行4,6-聯(lián)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示蹤。建立大鼠70%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將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成假手術組(Sham組)、缺血再灌注組(I/R組)、維生素C治療組(VC組)及BM-MSCs組,每組8只,分別于再灌注24h后取材,檢測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肝臟組織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對肝臟組織行HE染色觀察病理學改變,TUNEL法檢測肝臟凋亡指數(AI)。結果 體外分離的BM-MSCs生長穩(wěn)定,增殖旺盛,表達CD29及CD44,不表達CD34及CD45; 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穩(wěn)定,在肝臟組織切片內見間充質干細胞定植,多位于肝小葉中央靜脈周圍。VC組和BM-MSCs組的AST、ALT、MDA和AI均較I/R組低(P<0.05),SOD均較I/R組高(P<0.05); BM-MSCs組的AST、ALT、MDA和AI均低于VC組(P<0.05),SOD高于VC組(P<0.05)。結論 BM-MSCs可通過減輕氧化應激損傷和抑制肝細胞凋亡,來保護大鼠肝臟熱缺血再灌注損傷。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出血的病因及處理(附42例分析)

    目的總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行PD治療的42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PD術后發(fā)生出血42例(9.9%),其中死亡9例(21.4%)。42例中早期出血23例,死亡2例,死亡率為8.7%;晚期出血19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36.8%;早期出血的死亡率低于晚期出血(P=0.014)。腹腔出血28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25.0%;消化道出血14例,死亡2例,死亡率為14.3%,腹腔出血的死亡率高于消化道出血(P=0.028)。輕度出血15例,死亡2例,死亡率為13.3%;重度出血27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25.9%,輕度出血死亡率低于重度出血病死率(P=0.037)。胰管空腸黏膜對黏膜吻合術后發(fā)生出血11例,出血率為10.6%,非黏膜對黏膜吻合術后發(fā)生出血31例,出血率為9.7%;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治療24例中死亡3例(12.5%)。 結論輕度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經非手術治療多可治愈;晚期腹腔出血手術難度大,可嘗試介入治療;術中精細操作、選擇熟練吻合方式,預防胰瘺、膽瘺及腹腔膿腫可減少術后出血的發(fā)生。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