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手法" 11條結果
  •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患者手法復位及合并抗眩暈藥物治療觀察

    目的 比較單純手法復位和手法復位合并口服抗眩暈藥治療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PPV)的短期和長期療效。 方法 將2004年1月-2011年6月期間收治的236例BPPV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12例采用單純手法復位,觀察組124例在手法復位基礎上配合口服抗眩暈藥治療,兩組均于1周和3個月后復查,并隨訪觀察1年,且比較其療效。 結果 觀察隨訪1年后,對照組總治愈率92.86% (104/112),觀察組治愈率為93.54%(116/124),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單純手法復位和手法復位合并口服抗眩暈藥治療BPPV其療效相當,但可作為BPPV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 of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 with or without anti-vertigo drugs o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Methods A total of 236 cases of BPPV that were treated with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with medicine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04 to June 2011.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12 patients, underwent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124 patients, underwent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 with medication of anti-vertigo drugs). The two groups were reappraised after one week and three months respectively, and the follow-up duration was one year.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was 92.86% (104/11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3.55%(116/12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e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 with or without anti-vertigo drugs on BPPV does not differ much from each other.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手法復位配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

    目的:觀察手法復位配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將239例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120例,采用手法復位配合針刺治療,對照組119例,采用針刺治療。并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癥狀評分變化和療程。結果:治療組總顯效率85.83%,對照組72.27%(Plt;0.05)。治療組痊愈率53.33%,對照組36.13%(Plt;0.05)。治療組顯效病例,達到顯效時所需的治療時間為12.60±3.39天,對照組為16.85±4.15天(Plt;0.05)。結論:手法復位配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優(yōu)于針刺治療。

    發(fā)表時間:2016-08-26 03:5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手法復位結合單側穿刺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早期療效

    目的 觀察手法復位結合單側穿刺球囊擴張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療效。 方法 2005 年5 月-2009 年5 月,采用手法復位結合單側穿刺球囊擴張PKP 治療OVCF 42 例(A 組),并與同期43 例單純行單側穿刺球囊擴張PKP 治療的OVCF 患者(B 組)比較術前及術后3 d、6 個月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椎體高度及后凸角度。A 組男6 例,女36 例;年齡59 ~ 93 歲,平均76.5 歲。骨折涉及胸椎27 個節(jié)段,腰椎31 個節(jié)段。根據Zoarski 和Peh 骨折壓縮程度分級法,輕度15 個節(jié)段,中度38 個節(jié)段,重度5 個節(jié)段。骨折至入院時間3 h ~ 21 d,平均7 d。B 組男9 例,女34例;年齡54 ~ 82 歲,平均75.3 歲。骨折涉及胸椎26 個節(jié)段,腰椎35 個節(jié)段。根據Zoarski 和Peh 骨折壓縮程度分級法,輕度21 個節(jié)段,中度36 個節(jié)段,重度4 個節(jié)段。骨折至入院時間1 h ~ 20 d,平均7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 兩組手術時間、失血量、每個椎體骨水泥注射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兩組均無嚴重并發(fā)癥及死亡發(fā)生。A、B 組分別有4 例(9.5%)和5 例(11.6%)發(fā)生骨水泥泄漏。兩組術后VAS 評分均較術前降低(P lt; 0.01);術后3 d 和6 個月時A 組VAS 評分與B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兩組術后椎體壓縮率均較術前降低(P lt; 0.01);A 組術后3 d、6 個月椎體壓縮率及術后3 d 椎體高度恢復率均優(yōu)于B 組(P lt; 0.05)。兩組術后后凸角度均較術前明顯減?。≒ lt; 0.01);A 組術后3 d、6 個月后凸角度及術后3 d 恢復率均優(yōu)于B組(P lt; 0.05)。 結論 手法復位結合單側穿刺球囊擴張PKP 治療OVCF 療效優(yōu)于單純PKP,對單純PKP 無法治療的重度OVCF 效果較好。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陽性激發(fā)點推拿方案治療足底筋膜炎臨床觀察

    目的 探討陽性激發(fā)點推拿治療對足底筋膜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對2011年3月-8月門診確診為足底筋膜炎的52例患者,采用隨機方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6例,治療組采用陽性激發(fā)點推拿,對照組采用電針治療。并對兩組患者治療5次后的即時療效率、日本骨科學會(JOA)足底治療療效評分、每次治療后的疼痛面譜量化評分、3個月隨訪疼痛復發(fā)率等療效進行對照分析。 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經連續(xù)治療5次后,其JOA足底治療療效評分分別為(91.32 ± 10.61)、(82.92 ± 13.61)分,總有效率分別為96.15%、80.7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疼痛面譜量化評分,治療組在第一次治療后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月后隨訪疼痛復發(fā)情況,治療組復發(fā)人數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陽性激發(fā)點推拿治療法對改善足底筋膜炎引發(fā)的足底疼痛、步行不適等癥狀優(yōu)于電針治療法,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09: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特殊型孟氏骨折38例的治療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討特殊型孟氏骨折的臨床特征和治療效果?!》椒ā?998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38例孟氏骨折中,34例為新鮮骨折,4例為陳舊骨折;其中7例新鮮骨折合并橈神經損傷,橈神經均未探查。新鮮骨折均先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僅5例復位效果滿意,其余均行手術治療。術中15例行環(huán)狀韌帶修補,8例行環(huán)狀韌帶重建?!〗Y果 38例均獲隨訪,時間為6~48個月;非手術患者平均8個月,手術患者平均22個月。療效:優(yōu)25例,良9例,中3例,差1例,優(yōu)良率89.5%,橈神經損傷完全恢復?!〗Y論 特殊型孟氏骨折對骨折愈合、復位及功能恢復要求很高,若手法復位效果不佳,則應及早采取手術治療為好。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09: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清醒狀態(tài)下肩關節(jié)脫位手法復位的研究

    目的探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清醒狀態(tài)下肩關節(jié)脫位手法整復術的可行性,并與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進行比較。 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2月選擇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分級Ⅰ~Ⅱ級老年肩關節(jié)脫位手法復位患者7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35例。A組以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法下行手法復位,B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復合液緩慢靜脈滴注麻醉方法下行手法復位,麻醉成功后,兩組患者均采用拔伸足蹬法進行復位。觀察兩組患者復位過程中兩種麻醉方法麻醉效果、血流動力學變化、復位時間、離室時間、術后滿意度、術中記憶情況、呼吸遺忘(呼吸間隔>15 s)以及視覺模擬評分(VAS),并進行組間比較。 結果兩組患者均能順利完成手法復位,與A組患者比較,B組患者復位過程中血流動力學更加穩(wěn)定,復位過程所需時間更短,麻醉效果及術后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兩組患者離室時間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VAS評分高于B組患者(P<0.05)。B組部分患者術后存在術中記憶遺忘以及呼吸遺忘的現象發(fā)生,A組患者無記憶遺忘以及呼吸遺忘現象發(fā)生。 結論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復合液能夠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清醒狀態(tài)下實施肩關節(jié)脫位手法整復術,具有安全性高、起效迅速、鎮(zhèn)痛完全、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等優(yōu)點,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聚維酮碘刷手法和免刷手法對手術室護士手部皮膚的影響對比

    目的比較聚維酮碘刷手法和免刷手法對手術室護士手部皮膚狀況的影響。 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抽樣法隨機抽查3家三級甲等醫(yī)院手術室護士共150名,編號排序后用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75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聚維酮碘刷手的外科洗手方法,研究組采用免刷手的外科洗手方法,兩組洗手完畢均按手術工作要求戴無菌手套。比較兩組手部皮膚狀況和消毒效果。 結果對照組洗手后發(fā)生皮膚干燥34例(45.3%),脫屑9例(12.0%),緊繃感51例(68.0%),過敏5例(6.7%);研究組洗手后發(fā)生皮膚干燥19例(25.3%),脫屑0例(0.0%),緊繃感21例(28.0%),過敏0例(0.0%);兩組以上狀況發(fā)生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外科手消毒的效果均能達到《消毒技術規(guī)范》標準,細菌總數≤5 cfu/cm2,未檢出致病菌。 結論免刷手法能達到外科手消毒要求,且可保護手術室護士手部皮膚。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一期手法松解關節(jié)鏡下肩袖修補術治療肩袖撕裂合并凍結肩的臨床療效

    目的 探討一期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清理肩袖修補術治療肩袖撕裂合并凍結肩的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 2014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采用一期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清理肩袖修補術治療的 15 例肩袖撕裂合并凍結肩患者(凍結肩組)臨床資料,并與同期關節(jié)鏡下肩袖修補術治療的 24 例肩袖撕裂不合并凍結肩患者(非凍結肩組)進行比較。凍結肩組患者年齡大于非凍結肩組(P<0.05);兩組患者性別、肩袖撕裂分型、損傷側別、合并糖尿病例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肩關節(jié)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關節(jié)功能采用美國加州大學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系統(tǒng)(UCLA)以及美國肩肘協(xié)會評分系統(tǒng)(ASES)評價。 結果 兩組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手術早期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兩組患者均獲隨訪,其中凍結肩組隨訪時間為 13~31 個月,平均 19.2 個月;非凍結肩組為 12~33 個月,平均 20.3 個月;兩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73,P=0.570)。凍結肩組術前 VAS 評分高于非凍結肩組(t=–2.166,P=0.037);術后 3、6、12 個月及末次隨訪時,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凍結肩組術前及術后 3 個月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外旋及前屈)低于非凍結肩組(P<0.05),術后 6、12 個月及末次隨訪時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內旋均超過 L3。兩組術后 UCLA、ASES 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P<0.05)。其中凍結肩組術前 UCLA 評分低于非凍結肩組(P=0.037),但末次隨訪時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86)。兩組手術前后 ASE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一期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清理肩袖修補術治療肩袖撕裂合并凍結肩,早期療效略差于肩袖撕裂不合并凍結肩,但 6 個月后可獲得相似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8-01-09 11: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

    目的對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進行再評價。方法計算機檢索 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和 EMbase 數據庫,搜集已發(fā)表的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 2018 年 12 月 30 日。由 2 名評價者獨立篩選文獻及資料提取,采用 AMSTAR2 量表評價其方法學質量,采用 GRADE 對證據質量進行分級評估。結果共納入 7 篇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AMSTAR2 量表評價顯示,納入研究方法學質量等級為極低。GRADE 證據分級結果顯示,2 篇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的 VAS 評分結局指標證據質量為中級,1 篇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的 OASCSR 結局指標證據質量為中級。其余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所報告的結局指標證據質量均為低級或極低級。結論現有系統(tǒng)評價/Meta 分析證據顯示,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尚可,但其系統(tǒng)評價整體方法學質量低,證據質量等級整體偏低。今后的臨床試驗和系統(tǒng)評價均應嚴格按照循證醫(yī)學的科研設計,從而提供高質量證據,為臨床提供參考。

    發(fā)表時間:2019-07-31 02: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麻醉下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松解和肩峰下滑囊清理治療原發(fā)性凍結肩的中期療效

    目的探討麻醉下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松解和肩峰下滑囊清理治療原發(fā)性凍結肩的中期療效。方法2013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 360° 松解和肩峰下滑囊清理治療 33 例保守治療無效的原發(fā)性凍結肩患者。男 10 例,女 23 例;年齡 37~65 歲,平均 50.9 歲。左肩 17 例,右肩 16 例。病程 6~13 個月,平均 8.4 個月。手術前后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肩關節(jié)疼痛改善情況,Constant 評分評價肩關節(jié)功能改善情況,記錄肩關節(jié)前屈、外展、外旋活動度及內旋功能(以內旋椎體秩次表示);于肩關節(jié)正位 X 線片測量肩峰下間隙的改變。結果所有患者術中無骨折、盂唇撕裂發(fā)生;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3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20~31 個月,平均 24.1 個月。隨訪期間未出現切口感染、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末次隨訪時患者肩關節(jié)前屈、外展、外旋活動度及內旋椎體秩次,以及 VAS 評分、Constant 評分及肩峰下間隙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麻醉下手法松解聯合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松解和肩峰下滑囊清理治療原發(fā)性凍結肩并發(fā)癥少,中期療效滿意。

    發(fā)表時間:2020-07-07 07:5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