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16S rRNA" 5條結果
  • 套式聚合酶鏈反應擴增膽固醇結石中細菌DNA及其臨床意義研究

    為探討細菌在膽固醇結石發(fā)病機理中的作用,從30例膽汁細菌培養(yǎng)陰性的膽囊膽固醇結石中提取DNA,應用套式聚合酶鏈反應擴增細菌16S rRNA基因片段作為有細菌存在的分子證據。結果顯示,26例膽固醇結石中有細菌DNA存在。提示細菌可能在膽固醇結石的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發(fā)表時間:2016-08-29 03:1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我國銅綠假單胞菌耐氨基糖苷類基因分布的文獻研究

    目的了解我國銅綠假單胞菌的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分布狀況。 方法計算機檢索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數(shù)據庫,收集報道我國銅綠假單胞菌耐氨基糖苷類基因的研究,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12年12月。由2位評價員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后,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共納入10個省市1144株耐氨基糖苷類銅綠假單胞菌。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和aph(3’)-Ⅵ在淮河以北地區(qū)的檢出率分別為13.3%、40.1%、21.6%、40.3%、38.1%、23.7%和2.9%,而淮河以南地區(qū)的檢出率分別為3.2%、20.2%、15.9%、37.6%、28.3%、28.5%和9.1%。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和armA檢出率分別為20.4%、19.4%和0.7%,而其余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檢出。 結論氨基糖苷類修飾酶是我國銅綠假單胞菌耐氨基糖苷類藥物的主要機制,而16S rRNA甲基化酶是其次要機制。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支氣管擴張氣道細菌微生物組學及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對成人支氣管擴張(簡稱支擴)患者氣道細菌微生物組學特點及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方法將2017年10月—2018年4月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門診確診為支擴的患者歸為支擴組,對照組為體檢發(fā)現(xiàn)肺部結節(jié)(直徑小于 10 mm)需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兩組受試者4周內均未用過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無其他呼吸道疾病。支擴組收集其病變部位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對照組收集肺結節(jié)對側支氣管下葉基底段的BALF,均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及16S rRNA基因測序。結果 共納入17例支擴患者和6例對照組患者。其中8例支擴患者處于為穩(wěn)定期,9例支擴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支擴患者分為細菌培養(yǎng)菌陽組和菌陰組,菌陽組Shannon指數(shù)較菌陰組和對照組顯著降低,當BALF行16S rRNA基因測序Shannon指數(shù)≤4.5時對菌陽的預測的敏感性為83.3%,特異性為90.9%。支擴患者穩(wěn)定期與急性加重期比較,結果顯示急性加重期細菌的平均豐度更高、平均樣本細菌分布均勻性較低,Shannon指數(shù)與患者發(fā)生急性加重呈負相關,當Shannon指數(shù)<5.0時預測支擴患者發(fā)生急性加重敏感性為77.8%,特異性為100.0%。結論 16S rRNA基因測序結果中的Shannon 指數(shù)對支擴急性加重有一定的預測價值。16S rRNA基因測序結合細菌培養(yǎng)結果,有助于指導臨床醫(yī)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過敏性哮喘患者腸道菌群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過敏性性哮喘患者腸道菌群組成特點,以期為開發(fā)新的臨床治療方法提供理論基礎。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就診于河北省中醫(yī)院的過敏性哮喘患者(14例)以及同期健康人群(15例)的糞便標本,采用16S rRNA分析入組人員腸道菌群的菌群結構組成和多樣性特征。結果 過敏性哮喘組和對照組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及吸煙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α多樣性分析結果表明兩組菌群豐富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兩組腸道菌群的多樣性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β多樣性分析結果提示過敏性哮喘組與對照組的菌群結構組成存在顯著差異(P<0.05)。兩組在屬水平的差異菌為糞桿菌屬(Faecalibacterium)、羅氏菌屬(Roseburia)、另枝菌屬(Alistipes)、鞘脂單胞菌屬(Sphingomonas)、多爾氏菌屬(Dorea)、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_UCG-002)、鏈霉菌屬(Streptomyces)、凸腹真桿菌屬([Eubacterium]_ventriosum_group)、丁酸球菌屬(Butyricicoccus)和無桿菌(Agathobacter)。結論 過敏性哮喘患者與健康人相比,腸道菌群結構組成發(fā)生了顯著改變,存在多種差異菌,其中羅氏菌屬和真桿菌屬可能通過短鏈脂肪酸的變化參與了過敏性哮喘的發(fā)病。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肺結節(jié)患者證素分布及與唾液菌群相關性研究

    目的 分析肺結節(jié)患者和健康人群中醫(yī)證素分布和唾液菌群差異,并探索肺結節(jié)患者中醫(yī)證素與唾液菌群的相關性。方法 前瞻性招募173例肺結節(jié)患者(pulmonary nodule,PN)和40名健康人群(healthy control,HC)。采集四診信息,運用證素辨證方法分析肺結節(jié)患者及健康人群中醫(yī)證素分布情況,采集受試者唾液進行16S rRNA高通量測序,獲取差異菌群,深入探索中醫(yī)證素與唾液菌群在PN疾病演變中的相關性。結果 PN組病位證素以肺、肝為主,病性證素以陰虛、痰為主。HC組病位證素以肺、脾為主,病性證素以濕、氣虛為主。兩組病位證素在肺、肝、腎、表、心,病性證素在陰虛、痰、氣滯、氣虛、濕、血虛、熱、瘀的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N組唾液菌群的物種豐度高于HC組(P<0.05),兩組群落組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于Mantel test網絡熱圖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等多種關聯(lián)分析方法的證素與唾液菌群相關性結果表明,PN組富集菌屬中普雷沃菌屬(Prevotella)、卟啉單胞菌屬(Porphyromonas)與病位-肺呈正相關,卟啉單胞菌屬(Porphyromonas)、顆粒鏈球菌屬(Granulicatella)與病性-陰虛呈正相關(P<0.05)。結論 肺結節(jié)患者和健康人群中醫(yī)證素分布及唾液菌群的物種豐度和組成存在差異,肺結節(jié)患者不同于健康人群的外在證候表現(xiàn)可能是體內唾液菌群變化引發(fā)的級聯(lián)遞演事件。卟啉單胞菌屬(Porphyromonas)與病位病性雙重關聯(lián),其豐度變化或可作為陰虛型肺結節(jié)患者癥候改善的客觀指標。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