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吻合血管" 13條結果
  • 橋式吻合血管組合皮瓣修復小腿大面積皮膚缺損

    目的 探討橋式吻合血管組合皮瓣修復小腿大面積皮膚缺損的臨床效果。 方法 1997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橋式吻合血管的組合皮瓣修復小腿大面積皮膚缺損8例,男7例,女1例;年齡10~49歲。均為車禍傷。新鮮外傷3例,陳舊外傷5例。均為脛腓骨骨折合并大面積皮膚缺損、骨外露,皮膚缺損范圍25 cm×18 cm~70 cm×12 cm,伴脛前或脛后血管長段挫滅缺損3~7 cm。 結果 術后1例發(fā)生皮瓣靜脈危象,經(jīng)重新吻合靜脈后,危象緩解;1例皮瓣尖端3 cm×1 cm壞死,經(jīng)換藥后創(chuàng)面愈合;1例傷口感染,經(jīng)換藥后創(chuàng)面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術后4~6周皮瓣斷蒂,雙小腿分開;5~10個月骨折愈合。均獲隨訪2~7年,皮瓣顏色正常,彈性好,毛發(fā)生長,恢復保護性感覺,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結論 橋式吻合血管組合皮瓣為皮瓣提供了可靠的供應血管,是治療瀕臨截肢肢體的一種較好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的復合組織瓣在整形修復中的應用

    目的 回顧總結吻合血管的復合組織瓣臨床應用的經(jīng)歷、發(fā)展過程與經(jīng)驗體會,以利今后進一步發(fā)展。 方法 對1987年7月~2007年3月收治的321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應用14種組織瓣修復全身各處外傷或腫瘤切除后的組織缺損及器官再造。 結果 術后20例患者于48 h內(nèi)出現(xiàn)血管危象,另6例部分皮瓣尖端壞死,經(jīng)處理后復合組織瓣總成活率為94.8%。主要經(jīng)驗:① 從學習與訓練顯微外科基本技術開始,首先重視成活率,爭取小血管吻合技術過關,以確保臨床應用的安全性,要經(jīng)常練,經(jīng)常做,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熟練狀態(tài);② 要重視功能與外形的恢復;③重視微創(chuàng)技術,減少供區(qū)代價的前提下達到結構、功能與外形的完美恢復。 結論 游離復合組織瓣的應用對整形外科學科技術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有較廣泛的適應證,可以挽救危重患者,減少傷殘率,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修復效果。總結出的皮瓣供區(qū)的選擇,受區(qū)條件不佳的對策,肌皮瓣與肌瓣的優(yōu)缺點及應用選擇,應用時機與感染創(chuàng)面處理與應用經(jīng)驗等,對提高臨床效果有重要意義。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超低溫冷凍保存的吻合血管異體神經(jīng)移植實驗研究

    目的 探討吻合超低溫冷凍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 雜種雌性犬12只,體重15~20 kg;制備帶血管坐骨神經(jīng)動物模型,分別切取坐骨神經(jīng)6~10 cm,直徑4.5~6.5 mm,滋養(yǎng)血管干長3.5~4.5 cm。經(jīng)超低溫冷凍保存3個月后行異體移植。取雜種雄性犬48只,體重15~20 kg;隨機分為4組,每組12只,超低溫冷凍吻合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組為A組,超低溫冷凍不吻合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組為B組,新鮮吻合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組為C組,新鮮吻合血管的自體神經(jīng)移植組為D組。于術后1、4和12周(n=4)行大體觀察,觀察吻合動脈血管的通暢率,取移植神經(jīng)作組織學檢測。術后4周測定白細胞介素2活性及T細胞亞群的變化,術后12周行肌電圖檢測和形態(tài)定量學檢查。 結果 術后12周,A、D組后足趾無潰瘍,后肢小腿肌肉萎縮和皮膚痛覺有恢復。B、C組后足均有潰瘍,后肢小腿肌肉萎縮和皮膚痛覺未恢復。1、4及12周血管通暢率A、D兩組平均為83.3%,顯著高于C組的50%(P<0.05)。術后4周白細胞介素2活性及T細胞亞群,C組高于A、B、D組(P<0.01)。術后2周A、D組光鏡下見神經(jīng)移植段有逐漸增多的新生毛細血管和再生神經(jīng)纖維,單位面積髓鞘數(shù)、平均灰度值和單位面積髓鞘密度值均高于B、C組(P<0.01)。術后12周,A、D組動作電位潛伏期短,波幅高,傳導速度快,神經(jīng)修復明顯優(yōu)于B、C組(P<0.01)。 結論 超低溫冷凍保存能降低異體血管神經(jīng)的抗原性,在未使用免疫抑制劑情況下,吻合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是可行的;對于較粗大的神經(jīng),其神經(jīng)修復明顯優(yōu)于不吻合血管的異體神經(jīng)移植。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逆行皮瓣靜脈壓變化的實驗研究

    目的 觀察吻合1條伴行靜脈的逆行血供游離皮瓣成活情況,探討靜脈回流機制和靜脈壓隨時間的變化。 方法 新西蘭大白兔15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5只10個皮瓣,血管吻合前,每只兔分別制備以脛后動脈為軸的逆行游離皮瓣2個。測量三組兔脛后血管外徑。A組吻合2條伴行靜脈,B、C組吻合1條伴行靜脈。A、B組分別行兔脛后靜脈術前、術后即刻、30 min、1 h和2 h的靜脈壓測定;術后觀察B組皮瓣的成活情況;C組行伴行靜脈造影觀察,于注射完畢即刻、30 min和1 h觀察造影劑的流動情況;組織學觀察B組蒂部血管通暢情況。 結果 實驗兔脛后動脈直徑為8.0±0.3 mm,伴行靜脈11.0±0.5 mm。B組10個皮瓣,除2個撕脫、感染壞死外,余均成活。B組術后即刻和30 min靜脈壓為2.56±0.84和3.08±0.97 kPa,與術前1.81±0.63 kPa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1 h后趨于正常,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A組和B組皮瓣的靜脈壓在各時間點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C組注射造影劑1 h后基本回流入肢體近端。 結論 吻合1條伴行靜脈逆行血供游離皮瓣的靜脈回流可保證回流循環(huán)。靜脈血直接通過失效的瓣膜是逆行血供游離皮瓣靜脈回流的主要方式。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成人雙腓骨游離移植修復股骨遠端巨大骨缺損

    目的 探討不同原因所致股骨遠端巨大骨缺損的治療手段及療效。方法 1998年2月~2002年12月對6例患者(年齡19~37歲)股骨下端骨腫瘤切除術后、骨髓炎及外傷性骨缺損,采用吻合血管的雙腓骨移植,在股骨遠端及脛骨關節(jié)面切除后植骨,以螺釘固定,兩腓骨相對側(cè)骨膜切開,骨皮質(zhì)緊貼并縫合骨膜。結果術后獲隨訪13個月~5年7個月,平均3年4個月,移植骨生長良好,能完全負重,其中1例隨訪至5年7個月時X線片見雙腓骨骨皮質(zhì)之間完全愈合,并顯示雙腓骨出現(xiàn)髓腔再通,融為一個髓腔,且負重能力更強。結論 股骨下端骨缺損用雙腓骨移植治療,增強了骨的穩(wěn)定性,但膝關節(jié)融合,喪失了關節(jié)功能。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3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修復長段骨缺損

    傳統(tǒng)骨移植術,由于缺乏血液供應,植入骨塊需經(jīng)長久的爬行替代過程才能愈合,且易發(fā)生骨不連、骨吸收及感染率高等缺點。1990年以來,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復外傷性骨缺損7例,骨腫瘤及腫瘤樣病變切除致長段骨缺損5例,骨髓炎骨缺損1例,均獲成功。經(jīng)隨訪6個月~7年均達骨愈合,其中4例攜帶腓骨頭移植修復橈骨下端缺損重建橈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滿意。1例脛骨長段骨缺損行吻合血管移植術后9個月、12個月,先后兩次發(fā)生疲勞性骨折。認為,移植之腓骨雖愈合增粗,但可能因負重而發(fā)生疲勞性骨折,適當延長術后外固定時間,是防止骨折的重要措施。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0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的雙腓骨并聯(lián)移植修復長段股骨缺損

    股骨干長段缺損的修復較為困難,過去有采用吻合血管的單根腓骨移植、雙腓骨折疊移植以及組合移植等方法。1995年12月,采用了吻合血管的自體雙腓骨并聯(lián)移植,將雙側(cè)腓骨滋養(yǎng)血管的對側(cè)緣剝離部分骨膜袖,使雙腓骨裸露骨面對合后,縫合骨膜袖,重建并聯(lián)后的腓骨血循環(huán),修復一例4歲兒童股骨缺損8cm。術后隨訪1年10個月,并聯(lián)腓骨融合成為一根直徑與自體股骨相當?shù)男鹿?,骨髓腔與股骨相通。這種技術可用于修復肱骨、脛骨、股骨干及股骨下段、脛骨上段腫瘤切除后的長段缺損。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的腓骨半關節(jié)移植治療橈骨遠端骨巨細胞瘤遠期療效觀察

    自1979年以來,對5例橈骨遠端骨巨細胞瘤(Ⅱ~Ⅲ級者),采用骨腫瘤段切除,吻合血管的腓骨半關節(jié)移植,下尺橈關節(jié)重建術,在2~3個月骨愈合良好。隨訪最短5年,最長10年,腫瘤無復發(fā)和轉(zhuǎn)移,肢體功能恢復滿意。介紹了臨床資料、手術技巧及遠期療效評價等。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3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的股前中區(qū)皮瓣修復手足皮膚缺損

    應用33只下肢標本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在恥骨結節(jié)下15cm處,縫匠磯外緣或內(nèi)緣,有由股動脈發(fā)出的直接皮動脈,供給股前中區(qū)皮膚血循環(huán)。此區(qū)皮膚有股神經(jīng)皮支,可形成吻合血管、神經(jīng)的皮瓣供遠位移植。1989年,臨床應用4例,均獲成功。詳細介紹了解剖、手術設計、操作方法、臨床效果等。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4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冷凍保存帶血管同種異體骨移植在兒童及青少年骨肉瘤保肢手術中的應用

    目的探討有血緣關系的冷凍保存帶血管同種異體骨移植用于兒童及青少年骨肉瘤保肢治療的臨床效果和技術要點。 方法2004年2月-2012年4月,對21例符合選擇標準的兒童及青少年四肢長骨骨肉瘤患者,行有血緣關系的冷凍保存帶血管同種異體骨移植保肢手術治療。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齡7~16歲,平均12.6歲。Enneking分期:ⅡA期15例,ⅡB期6例。腫瘤部位:股骨下段10例,股骨上段1例,脛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1例,橈骨下段1例。影像學檢查7例腫瘤侵襲骨骺。帶旋髂深血管同種異體髂骨瓣取自患者直系親屬,采用兩步冷凍保存后移植修復腫瘤切除后的骨缺損區(qū);髂骨瓣切取范圍為8.0 cm×3.0 cm×2.0 cm~14.0 cm×5.0 cm×2.5 cm。其中保留關節(jié)16例,關節(jié)融合5例;外固定支架固定。手術前后按照大劑量氨甲喋呤序貫阿霉素、順鉑方案施行化療。 結果21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5個月~11年,平均6.4年。術后2周E花結形成細胞為56.7%±3.9%,與正常對照58.3%±4.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56,P=0.13),提示無急性排斥反應。術后4周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骨掃描提示移植髂骨瓣血供豐富,代謝活躍。術后12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示髂骨瓣動脈通暢。X線片示術后5、6個月分別1例骨畸形愈合和1例骨不愈合;其余患者髂骨瓣均愈合,愈合時間3.2~6.0個月,平均4.4個月。末次隨訪時,美國肌肉骨骼腫瘤學會(MSTS)評分為(26.80±2.14)分,較術前(17.15±1.86)分顯著提高(t=-4.15,P=0.00)。隨訪期內(nèi)生存率為85.7%(? 18/21),復發(fā)率9.5%(2/21)。 結論采用有血緣關系的冷凍保存帶血管同種異體骨移植為兒童及青少年骨肉瘤保肢治療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結合化療可取得理想效果;正確的供骨切取、保存、移植技術和適應證選擇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