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intraperitone" 10條結果
  • 局部麻醉藥在腹腔鏡中膽囊切除術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通過腹腔內注射局部麻醉藥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鎮(zhèn)痛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隨機分為4組,Ⅰ組術前腹腔內噴灑0.75%羅哌卡因20 mL;Ⅱ組術后腹腔內噴灑0.75%羅哌卡因20 mL;Ⅲ組為術后腹腔內噴灑0.5%布比卡因20 mL;Ⅳ組術后腹腔內噴灑生理鹽水20 mL。麻醉方法均為全憑靜脈麻醉。術后1、2、3、4 h 4個時間點記錄患者術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并觀察4組術后使用鎮(zhèn)痛藥物的例數(shù)和肩背痛、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結果:術后1、2、3、4 h VAS評分Ⅱ組lt;Ⅲ組lt;Ⅰ組lt;Ⅳ組(Plt;0.05)。Ⅳ組使用鎮(zhèn)痛藥物的例數(shù)明顯高于Ⅰ組、Ⅱ組和Ⅲ組(Plt;0.05)。4組術后肩背痛、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差異無顯著性(Pgt;0.05)。結論:經腹腔給局麻藥鎮(zhèn)痛效果明顯,術畢給藥鎮(zhèn)痛效果優(yōu)于術前給藥,羅哌卡因鎮(zhèn)痛效果優(yōu)于布比卡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peritoneal local anesthetic on patients undergone laparoscopiccho1ecystectomy.Methods:Fif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Ⅰ received preoperational anesthetic spary with 20 mL of 0.75% ropivacaine. Group Ⅱ was given the anesthetic ata same dosage after the operation. Group Ⅲ received preoperational anesthetic spary with 20 mL of 0.5% bupivacaine. Group Ⅳ received preoperational anesthetic spary with 20 mL saline. The LC was complet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After the operation,visual analog scale (VAS)was recorded at 1,2,3 and 4 hours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Meanwhile,the number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esthetics after the surgery,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rates shoulder or back pain and nausea or vomiting were record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VAS of the group Ⅱ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hile the VAS of group Ⅲ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Ⅰ(both Plt;0.05).Compared to groups Ⅰ, Ⅱ and Ⅲ,more patients in the group Ⅳ needed anesthetics after the operation (Plt;0.05).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was noticed i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shoulder or back pain and nausea or vomiting among the four groups (Pgt;0.05).Conclusions: Intraperitoneal local anesthetic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LC. It is more effective to give local anesthetic at the end of the procedure than using it before operation.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is better than bupivacaine.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進展期結直腸癌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討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治療進展期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應用Meta分析的方法對國內、外已發(fā)表的8篇隨機對照研究的文獻進行定量綜合,以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行HIPC治療的患者為治療組,以僅施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為對照組,比較2組患者5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的結局變量的相對危險度(RR)及安全性。結果 入選的8篇文獻共1 501例患者,其中治療組765例,對照組736例,5年生存率的RR為2.39(95% CI: 1.66~3.45); 3年生存率的RR為2.13(95% CI: 1.45~3.13),提示HIPC可提高結直腸癌患者5年和3年生存率,敏感性分析證實該結論較為可靠。入選的5篇文獻對HIPC的安全性進行了描述,結果表明HIPC的潛在安全問題較小。結論 進展期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行HIPC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預后; 是否會增加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目前缺乏相關性研究,尚無明確的結論。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完全腹膜化腹腔鏡腹腔內置片法與經腹腔腹膜前網片法治療腹股溝疝比較

    目的 探討完全腹膜化腹腔鏡腹腔內置片法(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治療腹股溝疝的有效性及優(yōu)越性。方法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期間應用TPIPOM治療105例腹股溝疝(其中嵌頓疝22例,雙側疝44例,復發(fā)疝26例)后的恢復情況及隨訪結果,并與34例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網片修補術(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laparoscopic mesh repair,TAPP)治療腹股溝疝的結果相比較。結果 平均手術時間〔(30.8±10.3) min vs (68.4±22.4) min〕、平均住院時間〔(3.8±1.3) d vs (4.3±1.5) d〕、平均下床活動時間〔(1.2±0.5) d vs (1.8±0.7) d〕、平均術后疼痛持續(xù)時間〔(1.0±0.5) d vs (1.6±0.9) d〕及平均住院費用〔(5 000.8±800.5)元vs (8 000.5±950.6)元〕TPIPOM組均明顯少于TAP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兩組均無皮下血腫及陰囊水腫發(fā)生。兩組所有病例均得到隨訪,平均隨訪(18.6±8.9)個月,均無復發(fā)。結論 TPIPOM治療腹股溝疝是安全、可行的,且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費用少,不易復發(fā),無腸梗阻等并發(fā)癥,該方法是治療腹股溝疝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進一步推廣。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1:4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一種經腹腔治療小兒疝的裝置設計和制作

    針對小兒腹股溝疝的治療, 采用合成材料制作一種"經腹腔自適應外充式小兒疝囊閉合器"裝置從腹腔內對其治療。裝置由充填架, 自適應傘狀支撐條, 底層片, 定位外拉線和裝置固定線構成。其中, 充填架由兩個周邊固定在一起直徑3.0 cm的同心圓片制成, 可牽拉塑性成橄欖狀或球狀; 支撐條則由三條邊寬0.5 cm, 長度4.0 cm交叉固定于充填架頂端構成; 底層片是一直徑3.0 cm圓形結構, 它與充填架底端采用點縫合相連接; 調節(jié)定位外拉線的一端連接固定于裝置頂端, 另一端可自由穿過充填架頂端與底層片中央相連固定; 固定線是與充填架底端相連, 起固定裝置作用的兩根打結線構成。通過采用這一裝置共治愈37例、38側小兒疝。術后平均隨訪時間(14.6±5.89)月, 無疝復發(fā), 腹股溝區(qū)無明顯疤痕和硬節(jié)存在。這種從腹腔內充填關閉疝環(huán)口的裝置, 為小兒疝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操作方便、治療安全有效的封堵技術。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腹膜轉移的臨床療效

    目的探討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腹膜轉移的臨床療效。 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原發(fā)性肝癌腹膜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0例(行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和對照組40例(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常規(guī)腹腔注射化療),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預后。 結果接受相應處理后,觀察組的細胞減滅程度分級為:0級31例,1級6例,2級3例;對照組的細胞減滅程度分級為:0級32例,1級6例,2級2例。2組患者的細胞減滅程度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13);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8 h比6.5 h)、住院時間(17.3 d比18.7 d)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0.0%(28/40)比60.0%(24/40)〕比較差異也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均獲訪,隨訪時間為10~61個月,平均42.5個月;對照組患者均獲訪,隨訪時間為6~49個月,平均30.2個月。隨訪期間觀察組死亡18例,復發(fā)12例,轉移5例,余5例存活;對照組死亡26例,復發(fā)9例,轉移5例。觀察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40.1個月,對照組為28.3個月,觀察組的預后較好(P<0.01)。 結論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腹膜轉移較為安全、合理及有效,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胃癌和結直腸癌腹腔熱灌注化療的歐洲臨床試驗進展

    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多的嘗試,是腹膜表面腫瘤可選擇的治療手段之一。在胃癌和結直腸癌術后輔助 HIPEC 治療可能預防腹膜復發(fā),或在單純合并腹膜轉移情況下行基于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HIPEC 或單純 HIPEC 治療可能獲得一定效果。在第 11 屆國際腹膜表面惡性腫瘤協(xié)作組國際會議上,報道了歐洲相關臨床試驗 GASTRIPEC、GASTRICHIP、PRODIGE 7、PROPHYLOCHIP、COLOPEC、COMBATAC 的進展。上述試驗中,目前尚無確定性試驗結果支持 HIPEC 治療可能給胃癌或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但遠期隨訪結果尚待觀察,而且部分研究尚在招募中。雖然多項研究為Ⅲ期設計,但總體樣本量均不大。此外,在試驗中可發(fā)現(xiàn)診斷性腹腔鏡探查在胃癌和結直腸癌病例中推廣應用,具有提高分期準確性和優(yōu)化治療策略的價值。HIPEC 治療的適應證(腹膜癌指數(shù))和技術要點(時間、溫度、入路、藥物)均有待進一步探索。

    發(fā)表時間:2018-12-24 02: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對B、C級胰瘺預測作用的探討

    目的探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對胰瘺發(fā)生的預測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2014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間實施的 106 例PD 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 106 例 PD 患者中發(fā)生胰瘺 24 例(22.6%),其中 A 級 18 例、B 級 4 例、C 級 2 例。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PD 患者的年齡、腫瘤直徑、胰腺質地及主胰管直徑與 PD 后發(fā)生胰瘺有關(P<0.050),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主胰管直徑≤3 mm是 PD 后胰瘺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R=4.856,P=0.004)。PD 后第 5、7、10 天時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對胰瘺(A+B+C 級)的診斷效能較好,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值分別為 0.910、0.951、0.948;術后第 10 天時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對 B+C 級胰瘺的診斷效能較好,其AUC值為 0.938。結論PD 后第 5、7、10 天時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對胰瘺的診斷效能較好,尤其是術后第 10 天時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對 B+C 級胰瘺的診斷效能較佳。

    發(fā)表時間:2019-08-12 04:3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聯(lián)合肝臟離斷和門靜脈結扎分期肝切除術后再發(fā)腹腔腫物 1 例 MDT 討論

    目的總結聯(lián)合肝臟離斷和門靜脈結扎分期肝切除術(ALPPS)后再發(fā)腹腔腫物的診治經驗。方法對 2019 年 9 月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簡稱“我院”)肝膽外科收治的 1 例肝細胞癌施行 ALPPS 術后 1 年再發(fā)腹腔腫物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 例 40 歲男性患者因“ALPPS 術后 1 年腹痛、腹脹 5 d”入院后發(fā)現(xiàn)腹腔腫物且對腫物性質不明確,經我院多學科協(xié)作團隊(MDT)會診后擬行剖腹探查+腹腔腫物切除。術后切除部分腫物壁送術中冰凍病理檢查提示慢性炎癥,在手術進程中見闌尾周圍膿腫形成考慮化膿性闌尾炎穿孔引起腹膜后膿腫,遂切除闌尾并將腫物壁送術中冰凍病理檢查證實為化膿性闌尾炎穿孔并腹膜后膿腫形成。術后加強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后痊愈出院。該患者術后隨訪至今,一般情況好,未見臨床復發(fā)。結論對于 ALPPS 術后患者注意定期隨訪,若發(fā)現(xiàn)腹腔腫物且對腫物性質不明確時應積極行 MDT 討論,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療方案,在排除禁忌證后仍應積極手術治療,可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膜轉移的影像學評價

    近年來腫瘤細胞減滅術(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被越來越多用于治療腹膜轉移。影像學檢查在CRS+HIPEC治療腹膜轉移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就CRS+HIPEC治療腹膜轉移的術前影像評估、術后影像評估及目前的局限性作簡要介紹。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腹腔熱灌注化療非機械堵管發(fā)生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堵管(指非機械性)發(fā)生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根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回顧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于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胃腸外科行HIPEC的惡性腫瘤患者。通過查閱該醫(yī)院的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灌注記錄方法獲取患者的相關資料以及灌注過程中的堵管發(fā)生情況。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HIPEC堵管發(fā)生的風險因素。結果共納入240例惡性腫瘤患者,行HIPEC期間有88例發(fā)生堵管,堵管發(fā)生率為36.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5歲(OR=2.142,P=0.016)、合并糖尿?。∣R=2.326,P=0.007)、循環(huán)流速300~450 mL/min(OR=2.778,P=0.001)、有腹水(OR=2.192,P=0.020)及PCI≥20分(OR=4.380,P<0.001)增加HIPEC堵管發(fā)生的概率。結論惡性腫瘤患者行HIPEC期間較易發(fā)生非機械性堵管,尤需對中老年人、合并糖尿病、低循環(huán)流速、存在腹水及高PCI得分的患者予以重點關注,便于及時預防及應急處理。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