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TGF-β1" 12條結果
  • TGF-β1 中和抗體對TGF-β 誘導的肌腱膠原產生和術后粘連形成的影響

    觀察TGF-β1 中和抗體對TGF-β 誘導的肌腱細胞膠原產生及術后粘連形成的影響,探討生物學調節(jié)在肌腱粘連防治中的作用。 方法 取6 只成年新西蘭大白兔12 條屈趾肌腱分離肌腱成纖維細胞、腱外膜細胞和腱內膜細胞,將細胞隨機分成2 組,實驗組加入1 ng/mL TGF-β 后,再加入不同濃度TGF-β1 中和抗體,對照組不添加任何試劑,培養(yǎng)3 d 后ELISA 測定Col Ⅰ的產生。取84 只兔行中趾屈趾肌腱切斷吻合術,隨機分成3 組,腱鞘內分別注入生理鹽水(NS 組,n=36)、1.0 μg/mL TGF-β1 中和抗體(1.0 μg/mL TGF-β1 組,n=36)和2.0 μg/mL TGF-β1 中和抗體(2.0 μg/mLTGF-β1 組,n=12)。術后4、8 周取出肌腱行肌腱粘連檢測、生物力學測定、組織學觀察和掃描電鏡觀察。1、2、4、8 周后取出NS 組及1.0 μg/mL TGF-β1 組肌腱,原位雜交方法測定TGF-β1 和Col Ⅰ mRNA 的表達。 結果 ELISA 檢測顯示,TGF-β1 能明顯提高肌腱細胞Col Ⅰ的產生;TGF-β1 抗體能降低肌腱成纖維細胞、腱外膜細胞和腱內膜細胞Col Ⅰ的產生,且呈劑量依賴關系。術后4、8 周,NS 組屈趾肌腱滑動距離較短,模擬主動屈曲度明顯受限,與1.0 μg/mL TGF-β1 組和2.0 μg/ mL TGF-β1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最大抗斷裂載荷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掃描電鏡和組織學觀察結果顯示,術后4、8 周NS 組膠原纖維排列紊亂,1.0 μg/mL TGF-β1 組和2.0 μg/mL TGF-β1 組膠原纖維排列整齊。原位雜交結果顯示,術后各時間點1.0 μg/mL TGF-β1 組TGF-β1 mRNA和Col ⅠmRNA表達水平均低于NS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TGF-β1 中和抗體能有效抑制TGF-β1 在肌腱損傷修復中的作用,減少粘連形成。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TGF-β1 抗體復合生物蛋白膠預防鞘管區(qū)術后粘連的實驗研究

    【摘 要】 目的 研究TGF-β1 抗體(TGF-β1 antibody,TGF-β1Ab)復合生物蛋白膠(fibrin glue,F(xiàn)G)預防鞘管區(qū)屈肌腱粘連的作用和對肌腱愈合的影響。 方法 72 只成年雄性來亨雞制備左足第3、4 趾趾深屈肌腱橫斷模型。按鞘管區(qū)給藥隨機分為4 組:A 組0.2 mL TGF-β1Ab、B 組0.2 mL FG、C 組0.2 mL TGF-β1Ab 及FG 復合液、D 組0.2 mL 生理鹽水,僅術中注入1 次。術后1、3 及8 周, 每組各取6 只雞第4 趾行大體及組織學觀察;3、8 周第3 趾行生物力學測定。 結 果 術后1 周各組肌腱粘連程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 gt; 0.05);3 及8 周C 組與A、B 及D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組織學觀察,術后3、8 周A、B 及D 組膠原纖維排列紊亂,C 組膠原纖維排列整齊。術后3 周,各組肌腱滑動距離比值分別為0.45 ± 0.05、0.40 ± 0.10、0.79 ± 0.09、0.25 ± 0.07;模擬主動屈曲度比值分別為0.61 ± 0.02、0.67 ± 0.03、0.91 ± 0.03、0.53 ± 0.04;屈曲功分別為(18.00 ± 0.77)、(17.80 ± 1.13)、(27.60 ± 1.73)、(15.60 ± 1.27)?/N。C 組3 項指標與A、B 及D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各組最大抗斷裂載荷分別為(14.2 ± 1.9)、(15.2 ± 2.2)、(16.0 ± 2.2)、(14.7 ± 2.7)N,各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8 周,各組肌腱滑動距離比值分別為0.45 ± 0.07、0.43 ± 0.08、0.80 ± 0.09、0.29 ± 0.05;模擬主動屈曲度比值分別為0.61 ± 0.02、0.63 ± 0.03、0.92 ± 0.03、0.53 ± 0.03;屈曲功分別為 (18.30 ± 0.84)、(18.60 ± 0.80)、(27.90 ± 1.24)、(15.30 ± 0.75)?/N。C 組3 項指標與A、B 及D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各組最大抗斷裂載荷分別為(51.9 ± 3.0)、(51.4 ± 1.4)、(53.3 ± 1.3)、(52.3 ± 2.2)N,各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 TGF-β1Ab 復合FG 可以有效預防術后肌腱粘連,不影響肌腱的正常愈合。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TGF-β1和 IGF-1共同轉染大鼠BMSCs向軟骨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

    【摘 要】 目的 探討應用TGF-β1 和IGF-1 基因轉染大鼠BMSCs 后,目的基因分泌情況及向軟骨細胞的分化效果,為構建新型的組織工程軟骨種子細胞提供思路。 方法 6 周齡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2 只,體重約150 g。擴增、提取質粒pcDNA3.1-IGF-1、pcDNA3.1-TGF-β1,酶切、電泳鑒定并測序。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和貼壁分離法,分離、純化Wistar 大鼠BMSCs,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原代和傳代BMSCs 形態(tài)學改變,免疫熒光法檢測細胞表面標志。將TGF-β1 和IGF-1 基因單獨或共轉染第3 代BMSCs,按轉染情況分為5 組:未轉染組(A 組)、轉染空載體組(B 組)、轉染TGF-β1 組(C 組)、轉染IGF-1 組(D 組)、TGF-β1 與 IGF-1 共轉染組(E 組)。對轉染后細胞進行篩選,MTT 法測定篩選后細胞的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檢測篩選后細胞的表達。 結果 電泳顯示IGF-1 和TGF-β1 兩目的基因條帶,基因測序與Gene-Bank cDNA序列相符。大鼠BMSCs 原代細胞接種24 h 后可見少量貼壁突起細胞,4、5 d 開始形成典型的BMSCs 簇狀增生,9、10 d 細胞生長即可達80% ~ 90% 融合;傳代后細胞形態(tài)較均一。免疫熒光法檢測BMSCs 的CD29、CD44 呈陽性反應,CD34、CD45 呈陰性反應。轉染24 h 后有少量細胞死亡,篩選3 周后細胞克隆形成,至第4 周細胞可傳代,多數(shù)細胞變成多邊形,部分細胞邊界不清,呈圓形,核偏位,核周顆粒明顯。MTT 法測定A、B、C、D、E 組細胞在490 nm 波長處的吸光度(A )值,分別為0.432 ± 0.038、0.428 ± 0.041、0.664 ± 0.086、0.655 ± 0.045 和0.833 ± 0.103。A、B 組與C、D、E 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但A、B 組以及C、D、E 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RT-PCR 和Western blot 檢測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達量,TGF-β1 表達以C 組最多,分別為0.925 0 ± 0.022 0、124.341 7 ± 2.982 0,E 組次之,分別為0.771 7 ±0.012 0、101.766 7 ± 1.241 0(P lt; 0.01);IGF-1 表達以E 組最多,分別為1.020 0 ± 0.026 0、128.171 7 ± 9.152 0, D 組次之,分別為0.465 0 ± 0.042 0、111.045 0 ± 6.248 0(P lt; 0.01);II 型膠原表達以E 組最多,分別為0.980 0 ± 0.034 0、120.355 0 ±12.550 0,C 組次之,分別為0.720 0 ± 0.026 0、72.246 7 ± 7.364 0(P lt; 0.01)。 結論 通過TGF-β1 和IGF-1 基因共同轉染BMSCs 修復軟骨缺損是一個較有前景的發(fā)展方向,對組織工程軟骨應用于臨床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缺氧條件對成骨細胞VEGF 和TGF-β1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

    目的 研究CoCl2 對體外培養(yǎng)的鼠下頜骨成骨細胞的作用,觀察缺氧條件對成骨細胞VEGF 及TGF-β1 表達的影響,為臨床牽張成骨技術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取新生24 h 內Wistar 大鼠下頜骨,改良酶消化法培養(yǎng)和純化成骨細胞,采用HE 染色、ALP 組織化學染色、Ⅰ型膠原免疫組織化學、鈣結節(jié)染色行細胞形態(tài)學及組織學鑒定,并繪制生長曲線。取第3 代最佳生長狀態(tài)的鼠下頜骨成骨細胞,用150 μmol/L CoCl2 處理(實驗組),設正常狀態(tài)下培養(yǎng)為對照組,分別于培養(yǎng)后0、3、6、9、12、24 h,采用免疫熒光技術檢測VEGF 及TGF-β1 表達。 結 果 HE染色示成骨細胞形態(tài)多樣,呈三角形、多角形、圓形及鱗片形等不規(guī)則形態(tài),突起長短不一向外伸展,胞核清晰可見;胞漿豐富,呈粉紅色,胞核藍紫色,有時可見2 個細胞核,密集處細胞形態(tài)不明顯,分界模糊,僅見大圓核細胞。ALP 組織化學染色示細胞胞質呈黑色顆粒,細胞核輪廓不清,細胞密集區(qū)可見大量陽性細胞。Ⅰ型膠原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實驗組陽性細胞均勻可見,胞漿呈棕黃色,胞核周圍尤為明顯,空白對照組細胞未見棕黃色顆粒。鈣結節(jié)染色示成骨細胞于蓋玻片上培養(yǎng)15 d 后,細胞聚集成不透明區(qū)域,呈結節(jié)樣;茜素紅染色后,有橙紅色著色。培養(yǎng)各時間點對照組細胞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可見較弱的VEGF 表達熒光;實驗組細胞隨缺氧時間延長,VEGF 表達熒光強度值增加,于術后9 h 達高峰,隨后降至正常水平。培養(yǎng)各時間點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可見兩組細胞均有TGF-β1 表達熒光,對照組各時間點熒光強度值均略高于VEGF 對照組;實驗組TGF-β1 表達在缺氧3 h 短期成倍增加,隨缺氧時間延長表達逐漸降低。 結論 經新生大鼠下頜骨培養(yǎng)的成骨細胞性狀穩(wěn)定;適當缺氧可誘導成骨細胞VEGF 和TGF-β1表達增強。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IgA腎病和TGF-β1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對TGF-β1的G-800A,C-509T,T869C和G915C多態(tài)性位點與IgA腎病及其臨床表現(xiàn)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方法:納入119例經腎活檢證實為IgA腎病的患者和116例健康正常成人作為對照組。采用多聚酶鏈式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和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受阻突變體系方法測定TGF-β1的G-800A,C-509T,T869C和G915C多態(tài)性位點的基因型,分析其與IgA腎病發(fā)病以及臨床表現(xiàn)的相關性。結果:研究對象中G-800A和G+915C這兩個位點沒有多態(tài)性。IgAN患者C-509T位點的等位基因型分布與正常對照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IgAN患者TT純合子的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33% vs 20%,P=0.02)。C869T位點等位基因的分布無顯著性差異。C-509T和C869T位點等位基因分布和患者臨床表現(xiàn)無明顯的相關性。結論:TGF-β1基因C-509T位點的T等位基因攜帶可能與IgA腎病的發(fā)病易感性具有相關性。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TGF-β1及p27在原發(fā)性膽囊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目的 檢測TGF-β1及p27在原發(fā)性膽囊癌中的表達,研究其蛋白產物在原發(fā)性膽囊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表達特點及相互關系。方法 應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36例原發(fā)性膽囊癌中TGF-β1及p27的表達,并以同期20例慢性膽囊炎作對照。結果 36例原發(fā)性膽囊癌組織中23例TGF-β1基因蛋白產物呈陽性表達,表達陽性率為63.9%,高于對照組的10.0%(P<0.05); 17例p27蛋白陽性表達,表達陽性率為47.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00%(P<0.05)。TGF-β1在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及Nevin Ⅳ~Ⅴ期患者中表達陽性率(均為79.1%)明顯高于無轉移及Nevin Ⅰ~Ⅲ期的患者(均為33.3%),P<0.05; p27在高、中分化、無淋巴結或遠處轉移及Nevin Ⅰ~Ⅲ期的患者中表達陽性率分別為60.9%、75.0%及75.0%,明顯高于低分化、有轉移及Nevin Ⅳ~Ⅴ期患者(23.0%、33.3%及33.3%),P<0.05。 p27與TGF-β1表達兩者呈負相關(r=-0.447 3,P<0.05)。 TGF-β1陽性患者生存率低于TGF-β1陰性患者,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p27陽性患者生存率高于p27陰性患者,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 在原發(fā)性膽囊癌細胞中TGF-β1表達上調,p27表達下調,且在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及Nevin Ⅳ~Ⅴ期患者中更為明顯。

    發(fā)表時間:2016-08-28 04: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TGF-β1/Smad3信號轉導通路與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

    【摘 要】 目的 對近年TGF-β1/Smad3信號轉導通路與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的相關研究作一綜述。 方法 廣泛查閱國內外近年有關TGF-β1/Smad3信號轉導通路及與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的文獻,并進行綜述。 結果 TGF-β1是纖維化疾病的重要影響因子,通過TGF-β1/Smad3信號通路轉導產生其生物學效應。該途徑受多種因子調控并在細胞及分子水平與其他信號通路串話。該途徑參與創(chuàng)傷后早期炎性反應、創(chuàng)面愈合及后期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在分子水平干預轉導途徑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影響纖維化及細胞外基質沉著的進程。 結論 TGF-β1/Smad3信號轉導途徑是影響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及細胞外基質沉著的重要途徑。對該途徑進行深入研究,可為臨床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奠定理論基礎。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豬TGF-β1 基因重組慢病毒載體的構建及其在BMSCs 中的表達

    目的 構建豬TGF-β1 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并轉染BMSCs,為構建組織工程骨軟骨提供TGF-β1 修飾的BMSCs,作為持續(xù)、高效的種子細胞。 方法 將已獲取的目的基因TGF-β1 cDNA 包裝至慢病毒載體中,通過PCR及基因測序對陽性克隆進行鑒定,并測定病毒滴度。取2 月齡巴馬香豬(體重約15 kg)骨髓制備BMSCs,取第2 ~ 3代用于實驗。用TGF-β1 重組慢病毒載體以感染復數(shù)(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為10、50、70、100、150 分別轉染BMSCs,通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并以Western blot 檢測不同MOI 值的轉染效果,確定最佳MOI 值。用TGF-β1 重組慢病毒載體以最佳MOI 值感染BMSCs 作為實驗組,以空載體轉染的BMSCs(空載體組)及未轉染的BMSCs(空白組)作為對照,通過RT-PCR、免疫細胞化學染色、ELISA 等方法檢測TGF-β1 基因及蛋白在BMSCs 中的表達情況,并檢測Ⅱ型膠原表達情況。 結果 經PCR 及基因測序鑒定TGF-β1 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構建成功,并成功轉染BMSCs,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強綠色熒光;Western blot 示MOI 為70 時轉染效果最佳;RT-PCR 示實驗組TGF-β1 基因的表達量明顯高于空載體組及空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示實驗組TGF-β1 蛋白及Ⅱ型膠原呈陽性表達,而空載體組及空白組呈弱陽性或陰性表達;ELISA 示實驗組TGF-β1 蛋白至轉染后21 d 仍有較高表達。 結論 TGF-β1 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可成功轉染BMSCs,TGF-β1 蛋白可長期、穩(wěn)定表達,促使BMSCs 向成軟骨細胞方向分化。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富血小板血漿對肌腱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

    目的 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可分泌TGF-β1、PDGF、VEGF 和IGF-1 等多種生長因子,在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具有促進細胞增殖,膠原合成、分泌以及炎性趨化的作用。通過觀察PRP 對兔肌腱愈合的影響,探討其作用機制,為臨床組織工程肌腱的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取健康成年新西蘭大白兔40 只,雌雄不限,體重2.5 ~ 3.0 kg,于兔耳中心動脈取血,采用Landesberg 等的二次離心法制備PRP;對全血及PRP 行血小板計數(shù)。將兔右后肢跟腱橫行切斷制備跟腱斷裂模型,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20 只。實驗組:于跟腱切斷后即刻將0.5 mL PRP 涂抹于跟腱兩斷端后縫合;對照組:直接縫合跟腱斷端。術后觀察實驗動物一般情況,于術后1、2、4、6 周兩組各處死5 只兔,取跟腱標本行大體觀察、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觀察,并進行成纖維細胞計數(shù)、膠原纖維含量及TGF-β1 表達水平檢測。 結 果 兔PRP 中血小板計數(shù)約為全血的4.03 倍。實驗動物均存活至實驗完成,切口愈合良好。隨觀察時間延長兩組肌腱均愈合,對照組肌腱吻合處纖維包裹較實驗組明顯。組織學觀察示術后1、2、4 周兩組成纖維細胞計數(shù)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6 周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兩組各時間點膠原纖維含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TGF-β1 表達水平于術后1、2 周顯著上調,4、6 周下降,峰值于2 周出現(xiàn);各時間點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PRP 可促進兔損傷肌腱的修復,改善其愈合質量,其機制可能與PRP 使肌腱中TGF-β1 的表達提前達峰值有關。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基質金屬蛋白酶9 及TGF-β1 mRNA 和蛋白在骨關節(jié)炎中的表達

    目的 TGF-β1 對骨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OA)關節(jié)軟骨起保護作用,探討OA 中基質金屬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TGF-β1 mRNA 和蛋白表達的相關性,為臨床治療OA 尋找有效的干預靶點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取自愿捐贈的關節(jié)軟骨及滑膜標本,其中OA 患者60 例(實驗組),外傷截肢、交叉韌帶斷裂、盤狀軟骨損傷與半月板損傷患者20 例(正常對照組)。行HE 染色觀察關節(jié)軟骨與滑膜的病理組織學改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測MMP-9 及TGF-β1 蛋白表達,原位雜交技術檢測MMP-9 及TGF-β1 mRNA 表達;并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 HE染色顯示實驗組關節(jié)軟骨細胞固縮、壞死、排列紊亂,細胞外基質斷裂,關節(jié)滑膜細胞肥大增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多數(shù)小血管增生;正常對照組軟骨細胞排列整齊、基質染色均勻,滑膜組織無慢性炎癥表現(xiàn)、無明顯增生。兩組均可見MMP-9、TGF-β1 mRNA 和蛋白陽性表達,陽性細胞包括軟骨細胞、滑膜襯里層細胞及滑膜下層的血管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炎性浸潤細胞等。實驗組MMP-9 及TGF-β1 mRNA 和蛋白表達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 lt; 0.01)。實驗組MMP-9mRNA 與蛋白表達成正相關(r=0.924,P=0.000),TGF-β1 mRNA 及蛋白表達亦成正相關(r=0.941,P=0.000);實驗組MMP-9 及TGF-β1 蛋白表達成負相關(r= — 0.762,P=0.000),MMP-9 mRNA 及TGF-β1 mRNA 表達成負相關(r= ?0.681,P=0.000)。 結論 OA 中TGF-β1 的高表達下調了關節(jié)軟骨與滑膜中MMP-9 的表達,對OA 關節(jié)軟骨起保護作用,從而延緩OA 進展。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